電子報
電子報

佳文匯集

說說新聞寫作的審美性

孫磊新聞學相對于其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而言,形成年代較晚,所以到目前為止,新聞美學還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科學性、完善性及系統(tǒng)性都有一定缺失,甚至還存在一定爭議。但是新孫磊新聞學相對于其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而言,形成年代較晚,所以到目前為止,新聞美學還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科學性、完善性及系統(tǒng)性都有一定缺失,甚至還存在一定爭議。但是新...

新聞報道如何敘事用戶才喜歡看?

盡管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新聞是最常見的報道方式,但是,顯而易見,長篇新聞報道并不適用于每一位讀者,尤其是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年輕讀者們。此前,《衛(wèi)報》的移動創(chuàng)新實驗室曾為年輕讀者推出“Smarticle”,將文本、視頻、圖表和社交媒體上的帖子等多媒體內容嵌入報道,并且通過板塊分割實現(xiàn)“斷點閱讀”。(更多關于《衛(wèi)報》“Smarticle”的內容...

全媒派 2019-10-17 51
新華社公布一批禁用詞:報道領導活動不得用“親自”

新華社公布一批禁用詞:報道領導活動不得用“親自”

新華社發(fā)布《新華社新聞信息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在《新華社在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第一批)》45條禁用詞、規(guī)范用語基礎上,這版新增57條內容。新增的時政社會生活類詞匯中強調,對國內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yè)負責人,不使用“老板”。報道中一般不有意突出...

必須和必需是有區(qū)別的

“須”和“需”音同而形義不同?!绊殹北玖x指胡須(比如,編輯校對再如此下去,將會須發(fā)盡白)。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義指“一定要”,多顯副詞用法(比如,“須要、必須、務須、須知、編輯校對須采取治療措施”)?!靶琛北玖x指遇雨停下來等待,常用義指“需要”,現(xiàn)不單用,只能組成合成詞或固定短語,顯動詞用法(如“需要、必需、需求、各取所需”)。因為這兩字...

在新聞寫作中對

這幾日,昆山文身哥的事熱鬧得很,簡直可用網(wǎng)絡狂歡來形容,至于案件結果,我們不討論,也沒法討論。不過也可預見,頂多像《水滸傳》中牛二與楊志的結局。倒不是為了蹭熱點。只不過,這幾天我們接到一些讀者來信,借著這個事兒,問我們哪個字用得對。其實吧,這文身紋身兩個詞,前幾年或者說一直有很多專業(yè)人士有過爭議,不過似乎并沒有什么結果?,F(xiàn)在的情況是,...

“三情”“三問”練就好新聞

“三情”“三問”練就好新聞

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了,如果說有什么心得的話,“三情”與“三問”應是其中之一。同行之間常有對“新聞真實性”的討論,有的主張“本質的真實”,有的主張“事實的真實”。我由此想起了“盲人摸象”這一成語,盲人分別接觸到了部分真實,卻用來概括全部,這是只...

老記說事 2019-10-16 39

新聞寫作的“三點一線法”

如何寫出精彩的頭條新聞,是許多新老記者關心的問題。梁衡結合自己在“沒有新聞的角落”屢屢寫出頭條新聞的經(jīng)驗,總結出頭條寫作的“三點一線法”。打靶時有一個術語:三點一線,眼睛從標尺缺口里看出去,缺口對準星,準星對目標,三點連一線,這時扣動扳機,就能擊中目標。記者的上稿率也就是他對目標的命中率,要提高命中率也有個“三點一線”,這就是:中央精...

“不盡人意”不是“盡如人意”的否定式

近年來在媒體中經(jīng)??吹揭粋€貌似成語的詞組——“不盡人意”。例如:(1)新課程改革的出發(fā)點是好的,結果卻不盡人意。表現(xiàn)在:教學內容越來越多,學生負擔越來越重,教育運行成本越來越高。(人民網(wǎng)2011年2月23日)(2)投資者擔心世界各國央行的刺激經(jīng)濟措施作用將逐漸減退,全球經(jīng)濟增長速度可能不盡人意,原油需求增幅預期也不樂觀。(《經(jīng)濟參考報...

“迪士尼”還是“迪斯尼”?這是個問題

“迪士尼”還是“迪斯尼”?這是個問題

導讀: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WALTDISNEY公司在大中國地區(qū)的名字就有至少三個:迪斯尼、迪士尼、迪斯耐。如果再加上前面的小名沃特、沃爾特、華特,它在華語市場的名稱可以有許多排列組合,比如當時在香港曾被叫做“和路·迪士尼”。作者:張丹(英國)上...

新華社 2019-10-15 80

媒體高頻誤用的十大成語

1.不以為然【誤例】“有人恨你,巴不得你早點出事……”談起類似的恐嚇短信,身為派出所所長的常征在辦案過程中不止一次收到類似的恐嚇短信,不過常征對此從來是不以為然,置之一笑。(《揚**報》)【解析】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輕視意)。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菊课矣X得張藝謀還抓不到商業(yè)電影的重...

容易用錯感情色彩的成語

貶義詞1、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示例:這個上海人非常善于處世,并不整天拿著一整套數(shù)學思維向封建政治機構尋釁挑戰(zhàn),而是左右逢源,不斷受到皇帝重用。(余秋雨《文化苦旅》√2、高談闊論: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fā)議論。(含貶義)3、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guī)矩辦事,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4、酒囊飯袋:盛裝酒飯用的袋子。比...

理解成語:弄清典故

成語中有相當一部分源于典故。這類成語言簡意賅,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只有弄清典故,才能準確理解成語的含義。不明典故,只在字面上兜圈子,往往不得要領,很容易望文生義、斷章取義或穿鑿附會,造成誤解誤用。請看例子。邯鄲學步《莊子·秋水》和《漢書·敘傳上》都記載,燕國壽陵有一個年輕人,羨慕趙國人走路姿勢好看,專門跑到邯鄲去學習,結果不但沒有學會,...

別再誤用這些“體育術語”

先說“三甲”。自從有了體育報道以來,“三甲”一詞便在全國許多的報紙雜志中不時出現(xiàn)。如“某俱樂部今年的目標是沖進三甲”,某隊成績下滑,最終被擠出三甲”“某隊跌出三甲圈外,主教練被炒魷魚”等等。更有甚者,某些報紙還堂而皇之地讓它出現(xiàn)在標題上其實這種用法,都屬于誤用。三甲可不是指前三人?!叭住弊钤鐏碜杂诠糯目婆e考試?!端问贰みx舉志》就專...

這些成語,容易望文生義

許多成語是在特定的語境中形成的,有些來源于歷史故事、神話寓言或古代詩文,有些具有深層的含義。對于這種成語,僅僅讀懂了字面意思,往往還不能確切掌握成語的含義。如果連字面義也沒有弄清,便穿鑿附會,強作解釋,便只能犯望文生義的錯誤了。請看例子。側目而視“側目而視”語出《戰(zhàn)國策·秦策一》:“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毙?..

企業(yè)內刊慎用詞匯摘編

為幫助企業(yè)宣傳部門和文化建設部門規(guī)范對外新聞發(fā)布和公文稿件用語,中文編輯校對網(wǎng)參照部分企業(yè)內部文件和新華社有關新聞報道禁用詞,形成此篇“企業(yè)公文稿件慎用詞匯摘編”。一、領導活動建議用詞1.報道企業(yè)領導出席各類慶典、會議等活動時,建議不要使用“親自”、“蒞臨”、“光臨”等詞匯,應使用“出席”、“參加”等。2.報道企業(yè)領導赴國(境)外執(zhí)行...

這些成語,可不能瞎比喻

許多成語具有比喻義,人們使用這類成語就是用它作比喻,形象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只有準確理解成語比喻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修辭效果。這類成語多數(shù)不難理解,使用起來不容易出錯。但也有一些比較難于理解和使用,需要格外小心,否則很容易比喻失當,造成誤用。下面舉幾個例子。為虎作倀古代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成倀鬼...

這些成語的使用對象不能搞錯

有些成語的使用對象是有嚴格限制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適用。有的只適用于一定性別和年齡的人,有的只適用于具有一定關系的人,有的只適用于某種特定的對象。這是由成語的出處、意義和長期使用的習慣決定的。使用時只能嚴格遵守,不能隨意擴大或轉移,否則必然造成誤用。請看例子:香消玉殞“香消玉殞”比喻年輕女子死亡(殞:死亡)。本作“香消玉碎”,語見《群...

被體育編輯玩壞的成語

這幾個被玩壞的成語的例句來源于各媒體官網(wǎng),且似乎自有中文體育報道后,就一直存在。會不會一直存在下去呢??始作俑者玩壞例句:鄭智是這個進球的始作俑者和終結者。他制造了左路的界外球,布拉夫海德將球擲向禁區(qū)邊緣,基恩將球從左路傳向禁區(qū)中央,對方后衛(wèi)頭球解圍不遠,鄭智在禁區(qū)內右腳將球卸下,迅速轉身,起左腳凌空抽射,皮球直掛球門右上角。(中國*...

“源于”與“緣于”的區(qū)別

的確,這兩個詞語很容易用混。“源于”是“來源于”的意思,例如下面的句子里要用“源于”:(1)這種說法源于古代的一個傳說。(2)文學藝術源于社會生活。(3)他的這個創(chuàng)意源于一幅元代的山水畫。(4)這個理論源于許多年前一位學者的著作。(5)這是源于英語的外來詞。“緣于”是“起因于”或者“原因是”的意思。“緣于”表示的是因果關系。例如下面的...

“拽”與“跩”辨析

拽與跩,一個以提手為偏旁,一個以足為偏旁,為了辨明字義,區(qū)別讀音,在談“好拽實、好跩喲”方言俚語之前,首先來閑聊一下“拽”與“跩”的龍門陣吧。按單字解釋,“拽”有幾義:一為扔,而且是使勁扔;二為拖、拉;三為胳膊有毛病,轉動不靈活,手臂受傷伸不開。扔、拖、拉,都離不開一雙手,因之打頭的偏旁均為提手。而那提手之后隨之相伴的“曳”字,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