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非虛構寫作

關于非虛構寫作你必須知道的事

非虛構寫作起源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的文學領域,該概念延續(xù)到新聞領域又稱為特稿、敘述新聞、新新聞主義等。非虛構寫作指圍繞著“采訪”、“建構”、“真實性”的概念,采用講故事的敘述方式反映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這里的歷史人物有點看不懂)然而,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信息內容和生產方式的變革加速了新聞業(yè)的變遷,(過渡部分很自然,銜接得比較流...

考新傳 2021-11-03 54

桅桿上的船員:非虛構寫作者的職業(yè)生涯與工作生活條件敘事

本文從個人職業(yè)史和生活史層面探究了17位非虛構寫作者的職業(yè)選擇與工作生活條件。研究發(fā)現(xiàn),寫作者的職業(yè)選擇受到行業(yè)、組織和個人多重因素影響,職業(yè)進入則充滿理想、自由與熱愛敘事。然而在彈性雇傭關系下,收入、現(xiàn)金流與權益等因素導致寫作者經濟壓力增大,以及工作與生活時空邊界的模糊,這最終造成了他們職業(yè)追求的不穩(wěn)定性。

新聞記者 2021-10-26 361

這道關于非虛構寫作的題,你一定要掌握!

1、專欄說明:本專欄每周四發(fā)布一道論述題,并視頻講解上一期所布置題目。2、如何投稿作業(yè):將你的答案和郵箱地址以“頭條文章”的形式發(fā)布在新浪微博上(必須是文字,不是圖片,圖片沒法復制到word里給你批注),帶上微博話題#拖鞋哥答題班#和#和拖鞋哥一起學新聞傳播#并@新聞傳播考研真題與真相

請分析非虛構寫作的倫理問題

近年來非虛構熱仍在持續(xù),非虛構寫作的倫理問題也受到業(yè)界和學界的頗多關注,從題面上來看,可以說是老生常談,難度不大,但要注意在答題時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次序,保證答題文本的邏輯性。需依次論述非虛構寫作的概念、特點及其存在的倫理問題,最后表達關于非虛構寫作的倫理問題的自我思考。(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青記獨家丨中國非虛構寫作者的角色認知沖突與調適

非虛構寫作的從業(yè)者主要包含兩大領域的從業(yè)者,一個是“文學”領域,從事紀實文學的創(chuàng)作,堅持非虛構的基本原則,另一個是“媒體”,大量媒體人或者從媒體離職的記者從事非虛構寫作,尤其是傳統(tǒng)紙媒的特稿記者??v觀當前非虛構寫作的主要平臺和知名的從業(yè)者,很大比例都是媒體人,或者從傳統(tǒng)媒體離職,創(chuàng)辦網絡性質的新興非虛構寫作平臺。大眾在閱讀這些非虛構寫...

青年記者 2021-04-29 56

非虛構寫作的警鐘

近幾年,非虛構寫作方興未艾,似乎成為一種潮流。新聞文學化在給新聞界帶來生機與活力的同時,也需要厘定紀實性文體與小說寫作的寫作尺度與敘事邊界、新聞價值與美學價值、事件性與文學性等一系列問題。

南方傳媒書院 2021-02-04 54

什么是非虛構寫作

這道題問法很簡單,字面意思來看,只要答出非虛構寫作的定義即可,但是,復試面試中,我們要盡可能全面的給老師展現(xiàn)你對知識的掌握。所以,如果考場遇到此類沒有限定范圍的題目,我們可以從哪方面答?

馬原:語言的虛構|名家談寫作

導語:馬原是中國先鋒派文學代表作家,他在創(chuàng)作上獨特的敘述風格被稱為“馬原式的敘述方式”。小說是一門大學問,涉及方方面面,馬原老師此篇講稿,專講“語言的虛構”,作為剖析小說創(chuàng)作奧妙之一端。

在新聞業(yè)的沙上“圈地”:非虛構寫作的位置創(chuàng)立與領地擴張

本文使用元新聞話語分析方法,考察圍繞非虛構寫作的相關論述如何構成各方行動者定義并塑造這一新興實踐的闡釋空間,作者將這一話語過程喻作“在新聞業(yè)的沙上圈地”:在流動、開放、多變的新聞業(yè)中,實踐者圍繞一種新的文體實踐方式展開論述,試圖在新聞業(yè)沙地上確定位置、積蓄動力、拓展領地。通過下定義、劃分邊界與合法化這三組闡釋過程,相關元新聞話語建立起...

新聞記者 2020-11-19 56
如何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非虛構寫作”作品?關鍵是掌握這三個要點

如何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非虛構寫作”作品?關鍵是掌握這三個要點

許多對寫作感興趣的小伙伴,一定都聽過“非虛構寫作”這個概念。但它的定義具體是什么,估計大部人都是一知半解。大體而言,“故事”分成虛構類和非虛構類。所謂虛構類,一般指的是小說或者劇本。說白了,里面的故事,90%都是靠作家自己的想象編撰出來的。?

西門君不吐槽 2020-11-04 66
非虛構工作坊|莊永志:非虛構寫作如何寫得更專業(yè)?

非虛構工作坊|莊永志:非虛構寫作如何寫得更專業(yè)?

很多作品動不動就用化名,化名太多,恐怕編輯都難以核查。我們平時上課,我要求班上的同學把當事人的毫無遮擋的面部照片要給我看,聯(lián)系電話要給我,有的我會打電話核實,采訪錄音、素材也要給我聽、給我看;注重真實性、扎實采訪,這個要從早訓練?,F(xiàn)在有人批評非...

基于新聞領域非虛構寫作的實踐結果分析其與新聞真實間的關系

植根于報告文學與寫實主義傳統(tǒng)的非虛構寫作在二十一世紀初逐漸進入中國國民的視野,而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則使得這一兼具文學性與真實性的文體日益流行,新聞領域積極開展實踐,使其成為“流量為王”時代新聞作品新的發(fā)展方向。然而該文體與新聞真實間的關系也一直備受質疑,許多學者認為其對文學敘事的追求有違新聞真實的客觀真實原則。基于該文體的實踐結果,本文...

人民網 2020-11-04 69

抵達現(xiàn)實生活的細部和深處——關于網絡非虛構寫作

現(xiàn)實關懷是文學作品的重要價值,也是推動文學作品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不竭動力。近年來興起的“非虛構寫作”正是一種以重建文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為旨歸的嘗試。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被賦予了公共價值屬性?!胺翘摌媽懽鳌弊鳛楫斚挛膶W生態(tài)中的一個“顯詞”,已經被人們廣泛地認知和接受,不僅其內涵在逐步被確定下來,而且外延也在逐漸展開,從最初的新聞紀實性文體...

河北新聞網 2020-11-04 62

都市傳說、新聞報道與非虛構寫作:為什么我們總喜歡講故事?

新媒體時代的謠言與新聞變得越發(fā)難以辨認,都市傳說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流傳。都市傳說、新聞報道與非虛構寫作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這一切都源于我們總喜歡以故事這種形式來解釋世界的渴望。今天的文章來自《敘事的勝利:在大眾文化時代講故事》,經出版社授權刊發(fā)。

非虛構寫作:獵奇,異常新聞還是社會學研究?

非虛構寫作:獵奇,異常新聞還是社會學研究?

非虛構作為一個概念,從美國被引進到中國大陸,最早應該可追溯到1980年。是年3月,致力于向改革開放的中國輸入歐美文學思想的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董鼎山教授,在《讀書》刊文《所謂“非虛構小說”》,介紹了作家諾曼·梅勒新作《劊子手之歌》給出版界帶來的文體...

2020-11-04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