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錯誤
語言表達是新聞傳播的外在形式,它準確、生動、形象與否,影響到文稿的感染力,也體現(xiàn)著作者的思想深度、學養(yǎng)和文化積淀。但本人(高級編輯)在多年的編輯實踐中,卻發(fā)現(xiàn)有許多新聞稿件的語言表達失范。有的表述不準,有的邏輯混亂,有的不知所云,有的言語偏激,不同程度上損害了文稿的表達效果。現(xiàn)整理出部分稿件中語言不規(guī)范的案例,并提出糾偏的方法,供大家...
全黨自上而下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一批已近尾聲,第二批已開始部署。中文編輯校對網(wǎng)的小編今天(9月8日),在幫助第一批某大型企業(yè)集團和某上市公司整理留檔的發(fā)言材料時,發(fā)現(xiàn)幾處硬差錯,在這兒做個提醒,以便接下來進行第二輪主題教育的各單位各……在寫心得體會、發(fā)言總結材料時不再犯,讓主題教育最起碼在字面上看上去是認真的。要...
寫稿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錯別字的情況,哪些字是最常見的錯字呢?今天推送的這30個例子,是來自于新華社原副總編輯吳錦才編寫的《新聞發(fā)稿中的100個易錯字詞》一文,原載自《新聞與寫作》。從這30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對照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1.“安裝”不要寫成“按裝”。2.“安詳”不要寫作“安祥”。3.“艾滋病”不要寫成“愛滋病”。4....
一談到機關公文寫作,相信很多“筆桿子”就有很多話想說。加班寫材料似乎成為了機關“筆桿子”的常態(tài)化標簽。有時候為了寫稿,一大群“筆桿子”常圍坐一起,面前擺放的是高清投影儀,一人掌管鍵盤打字,其余的則找來各類相關資料,大家共同注視投影屏幕,圍繞間架結構、文從字順、語言特點等紛紛發(fā)表意見或看法,你一言我一語找齊相關素材,反復推敲,多次修改,...
校對是保證文稿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校對閱讀不同于編輯審讀,編輯審讀以線性閱讀為主,即一組詞一個句子地閱讀,重在“得意”。而校對是以點性閱讀為主,即逐字(詞)逐標點地獵錯,不斷停頓、回復,注重“得形”。校對要堅持“好疑、勤查、善辨、慎斷”八字原則,防止以下六類常見的錯誤。1政治性差錯政治性差錯是最嚴重的錯誤,要時刻保持“好疑”的態(tài)度,慎之又...
句子中的常見差錯并列成分的結構宜保持一致例如:(1)這個連隊的戰(zhàn)士今年多次參加救災、扶貧、共建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創(chuàng)建等活動。這個句子中“參加”后并列的“救災”“扶貧”“共建精神文明”都是動賓結構的,唯獨后面的“和諧社會創(chuàng)建”是主謂結構的,宜將其改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以便跟前面幾項并列的成分在結構上保持一致。兩個聯(lián)合關系的詞語宜按照事理...
搞清定義人們在閱讀書報雜志時,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文中所用的某些詞語,意義含混晦澀,沒有詞典上所列的那種規(guī)范而確定的釋義;這種詞的意義,只有使用者自己理解,而別人卻很難理解或根本不能理解;用于句中,往往造成表意上或語法上的錯誤。這種弊病可稱為詞義含混費解。錯例①她想到這里,心花濃劇地開放,好像這條絨線已經(jīng)拴住了她的心。②在天安門西側(cè)...
新聞傳播的“出彩”與“不出錯”,就如同電力傳輸?shù)恼搩蓸O,正極要帶電、必須出彩,負極是零線,必須零差錯。從事新聞宣傳報道的編輯記者,天天在做新聞傳播工作,一定要掌握好正負極,尤其不能讓負極帶電,保障零差錯。業(yè)內(nèi)一般把新聞宣傳報道中的差錯歸納為三類,即:政治性差錯、事實性差錯和技術性差錯。結合日常編輯審讀實踐中遇到過的這三類差錯,筆者總...
當前,各地已進入兩會時間,《政府工作報告》格外受當?shù)厝罕婈P注。《政府工作報告》有其自身的行文方式和語言特色,較一般的公文更權威、更全面、更正式、更嚴肅。因此,一些媒體在報道時往往都是引用原文。但,《政府工作報告》可能也會隱藏語言文字差錯。我們對近兩年不同地區(qū)的100份《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分析,從中梳理出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生等方面...
編者按新聞報道中的邏輯差錯,有時候并不太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包括寫作者本人)。尤其在網(wǎng)絡時代,快速閱讀、快速報道的“快節(jié)奏”會讓寫作者有時候會忽略掉去檢查文章的邏輯差錯。對比錯別字(或是標點錯誤)等差錯來說,文章中的邏輯差錯其實害處更大,應當引起所有新聞工作者的注意。從今天開始,本公眾號將不定期推出相關的邏輯差錯評析,以供大家學習參考。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