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中昌對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幸福的民心工程。他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要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注重學習,提高水平,用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努力工作,為塑造大學生成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盧中昌和著名心理咨詢專家王應杰教授一起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揭牌,全國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先進工作者馬瑩華老師代表新聘咨詢師發(fā)言。
儀式結束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和學生陽光心理協(xié)會組織了面向全校學生的現(xiàn)場心理測量和心理咨詢活動。15位心理咨詢師現(xiàn)場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和心理疏導。
為何學校再次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牽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成立是為了提高全體同學的心理健康素質,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以及在學習、擇業(yè)、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的發(fā)展,努力提高心理素質和人格水平。另一個方向是針對少數(shù)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咨詢輔導;對極少數(shù)有嚴重精神、神經(jīng)疾病的同學,能夠及時識別并轉介到醫(yī)學心理診治部門治療。
學校黨政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高度重視,組成了由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學生處、教務處、團委、公安處和校醫(yī)院等部門為成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專門撥款20萬元為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配備了硬件設施,包括辦公室、接待室、咨詢室、測量室、沙盤治療室、資料室等,為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長足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從總體上說,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起步階段,從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主要是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咨詢和治療。第二階段是從1990’年代初期到2000’年代初,屬于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由原來只是針對少數(shù)學生的心理咨詢和治療轉向為大多數(shù)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第三階段是從2000’年代初至今,加強改革和創(chuàng)新階段。負責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并深入為全校學生免費服務。
據(jù)悉,我校從1994年開始對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從最初的單一UPI量表,發(fā)展成為使用國內外多種前沿性、網(wǎng)絡版心理測評軟件,測量學生幾萬人次。為兩萬名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保存檔案資料4萬份,為及時、方便、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從2000年以來,通過對1200人次以上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幫助同學們解決了在學習、人際交往、戀愛、個性等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和社會,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揚起理想風帆,在人生旅途中健康成長。(學生記者龍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