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2期
寄語啟程時刻
親愛的畢業(yè)生:
又到了畢業(yè)生們即將奔赴四方的日子,自從論文答辯奏響了畢業(yè)的序曲,6月的校園彌漫著傷感的情緒。雖然年年歲歲花相似,但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畢業(yè)的你們和你們的畢業(yè)尤其讓我們這些留守的老師感到“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
作為朝夕相處的老師,忘不了四年前逸夫體育館中與你們的初次謀面,忘不了新生晚會上大家的小試鋒芒,忘不了同學們課上的全神貫注和課下的伏案苦讀,更忘不了大家在公益事業(yè)和集體活動上的積極踴躍和全力以赴。我相信你們也不會忘記這個曾讓你欣喜若狂也曾讓你茫然神傷、曾讓你由衷贊美甚或也曾讓你心有不甘的北語。
我想說,作為老師,由衷地感謝大家對學校和學院的發(fā)展做出的有目共睹的貢獻。你們是學校發(fā)展的見證者,45周年校慶有你們活躍的身影;你們是學校工作的支持者,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大家顧全大局、表現(xiàn)出色;你們是學校影響的開拓者,奧運會你們的志愿服務備受關注;你們是學校進步的推動者,對年輕的老師同學們給予了最寬容的配合和最善意的建言獻策。我相信,北語的歲月也一定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它不僅見證了你們的青春足跡,更成為你們繼續(xù)奮然前行的獨特背景———因為她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她具有不可復制的真正意義的國際性。
在這個“送戰(zhàn)友、踏征程”的依依惜別的時刻,作為校園內(nèi)是老師校園外是朋友的我們,對畢業(yè)前是青年畢業(yè)后是成年的你們,依然有千萬句的希望和祝福要說。希望大家學會適應。達爾文曾在 《物種起源》中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并不是那些最強壯或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環(huán)境變化最敏感、最適應的物種?!鄙鐣钚羞m者生存的自然法則。社會不會遷就年青的新成員,社會要求你遵守規(guī)則,社會期望你的勞動與貢獻。但適應不是人云亦云、同流合污,而是審時度勢、因勢利導。
希望大家堅持學習。畢業(yè)是結束,更是開端。階段的大學生活結束,終生的大學生活開始。社會是一本書,值得終生去讀。大家應該“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應將學習不僅看作謀生的手段,更作為終生的習慣。
希望大家笑對人生。生活不是計算機程序、不是國際收支平衡表,更不是會計恒等式。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是有投入就一定會有產(chǎn)出,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會得到肯定,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獲得成功。但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感情,即使面臨挫折、失敗、誤解甚至不公平,希望大家都能樂觀對待、處之泰然。因為如果你視生活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生活為一種苦難,人生就是地獄。
在這驕陽似火的夏日里,在這濃蔭如云、曲徑通幽的小聯(lián)合國內(nèi),畢業(yè)、青春和離別正在上演,我們這些看著你們長大的老師和你們一樣心中充滿傷感。悲莫悲兮傷別離,樂莫樂兮心相知!
從十七、八歲到二十二、三歲,你們把人生最美麗、最燦爛的四年時光留在了北語,也深深地留在了我們這些每年都要迎來送往的老師的心里。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其實并不是在說學生們的更新?lián)Q代,而是說我們所有這些老師、我們共同的學校是大家永遠不變的依賴!
寥寥數(shù)語,道不盡心中的綿綿情意,唯愿大家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志存高遠,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