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 第383期

在微笑中重生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山河破碎,舉國悲慟。在巨大的災難面前,祖國母親用頑強的脊梁和無私的愛為災區(qū)人民撐起了一片藍天。時隔一年,從來到我校就讀的災區(qū)大學生那一張張平和而樂觀的臉上,我們讀出了一顆懷抱感恩的心和一種自強不息的生活態(tài)度。
  北川之子:做最勇敢的人5月12日晚,在歷史文化學院舉行的“5·12周年祭”的主題班會上,羅源,一個來自北川中學的羌族男生,本想和班上同學一起分享家鄉(xiāng)災后重建情況的,可是當看到那些已經可稱為“舊照片”的圖片時,這個大男生,仍忍不住哽咽,他說自己也不知道講了多少次自己的經歷,但那天是最情不自禁的。
  大地震奪取了爺爺、奶奶和母校北川中學1500多名學生的生命。羅源長長地吸了口氣說道,大災之后更加懂得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這次地震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災難面前生命的脆弱,也使我更迅速的成長,更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平凡生活?!爆F在的羅源可以敞開心扉的和同學談笑,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我現在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有點忙碌,可是很充實。”羅源現在是院上編輯部干事,專門負責拍照工作?!八愿耖_朗,在工作盡職盡責、踏實認真,交給他的任務總能很好的完成?!绷_源的師兄唐睿說。
  “你現在成績怎樣啊?”筆者問出這個問題后,突然感到有點后悔,但是羅源仍大方地笑了笑:“剛剛進大學有點不適應,成績還算滿意吧!”羅源的家人現在還住在擂鼓鎮(zhèn)板房區(qū)內,等政府總規(guī)劃建好后,就會搬進新房。他很真誠對筆者說:“我要向當初幫助過災區(qū)人民的人道一聲 ‘謝謝’,希望我身邊的人都平平安安?!薄捌狡桨舶病边@看似簡單的四個字里,有我們難以體會的對“生”的眷戀。羅源說:“在這里,依然溫暖四溢。從學校到同學都給我很多的關心和支持。學校為我們前來求學的災區(qū)學子減免了學費,鼓勵我們好好的學習。我要做一個最勇敢的人,讓生活更加燦爛。”就讀于師范專業(yè)的他告訴筆者,畢業(yè)后會回到北川,以羌族兒子的身份,為羌山的教育盡自己的一份力。 (張裕蘭 劉慶)羌山女兒:羌繡更美麗來自北川中學的羌族大一女生王莉,班上同學回憶起入學的第一個晚上,大家做自我介紹時,她說“我來自北川”,全場先是肅靜,繼而暴以雷鳴的掌聲?!澳钦坡暎柡膭?,充滿力量,我都感覺到了!”王莉告訴筆者。在同學眼里,這個去年死里逃生的女孩子,和大家一樣,喜歡笑,喜歡講冷笑話,喜歡教同學跳羌族鍋莊……她是堅強的,一如她所有的羌族同胞。
  好友倩倩說只見她掉過一次淚,是5月12日那天班上進行的“汶川一周年大事件回顧”活動上,“我剛念到08年5月12日的汶川,她的眼淚刷的就流了出來,盡管她急忙低下頭,但我還是看見了滴落在桌上的晶瑩淚花?!?br>  班上同學說她喜歡跳鍋莊、刺羌繡;說喜歡她在班團活動上教大家跳鍋莊的那股認真勁兒,說她用鏗鏘有力的舞步踩出了羌山大地的希望;說她用針線刺出的嬌艷欲滴的花朵,綻放得倔強;說她可以用剪刀剪出很多只仿佛正抖動雙翅翩翩起舞的蝴蝶,還帶著羌族兒女不屈的脾氣。同學們都夸她心靈手巧,她謙虛地說:“這些,羌族姑娘們都會?,F在家鄉(xiāng)的重建,除了社會各界的支援,那里的每一個人都在盡心盡力,家鄉(xiāng)的婦女們會刺羌繡,除了發(fā)揚羌文化外,這樣的手工活兒,也是家鄉(xiāng)的經濟收入之一。”
  “我曾經以為會因為去年那次地震,失去繼續(xù)讀書的機會,當收到西華師大的錄取通知書時,我哭了,高興又難過,而那些離開了的同學……”王莉回憶說,“今年春節(jié)第一次以大學生的身份回家,看到家鄉(xiāng)一座座新房又傲然挺立了,門上貼著喜氣的春聯,居民們跳著熱情奔放的鍋莊,這些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地震震垮了我們的房屋,震垮了我們的大山,但永遠震不垮羌山兒女的羌情羌魂!有重建家園的信心,還有國家人民的支持,有何不能?”說到這里,王莉煞是篤定。她很清楚自己接下來要做的:“我的家鄉(xiāng)需要我,我明白自己肩上承載著逝去同胞的夢想。” (張裕蘭 王莉)災區(qū)志愿者:將愛心繼續(xù)傳遞小唐是我校大一學生,家在重災區(qū)德陽什邡,是去年抗震救災營救組織的志愿者之一。
  “去年地震期間,因學校停課,自家房屋也被震塌,一時間,我無處可去?!毙√普f,那些天,多虧一個飯店的老板為他提供了免費食宿?!翱吹饺澜缒敲炊嗳硕价x躍地幫助我們,自己也切切實實地接受了他人的幫助,我覺得身為七尺男兒,自己也該有一些實際行動,讓愛心繼續(xù)傳遞下去?!庇谑?,忙于高三備考的他自發(fā)加入有組織的救援活動,成為一名志愿者。在此過程中,他為受傷者簡單包扎,照顧那些父母下落不明的小孩,也目睹了許多生命的消逝,他感慨地告訴筆者:“生命是唯一,活著就有希望??吹骄仍藛T喘著粗氣,絕不放棄,所有人都團結起來,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信念和力量在激勵著自己。”
  提及家鄉(xiāng)近況時,小唐臉上綻放著笑意:“我們全家現在已經搬進政府資助修建的新房了,房子很漂亮,我們很滿意!”說著他翻出手機里拍的新房的照片給筆者看。
  “大家都在為重建家園而努力,災區(qū)所有人都會互幫互助慢慢好起來的,地震沒有震垮我們!”小唐現在是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在同學眼中,他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總能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和他住在一起的兄弟們,都稱贊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張裕蘭)為重建家園出一份力5月11日上午,當筆者走進新區(qū)學府花園一家叫“夢想之家”的服飾店時,李菁正在店面里打理貨物,堅挺的板寸頭,一身黑白色的運動服,李菁干凈陽光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成就感。剛剛滿20歲的他是這家店的老板之一,同時,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我校新聞傳播學院大二學生。
  李菁,家住綿陽平武縣,在汶川大地震中,李菁家所在的南壩鎮(zhèn)受災最重,個別村子里幾百人只有幾個人活了下來,所幸的是父母都外出打工,親戚也都安然無恙,只有房屋倒塌了。
  “地震后我對生命有很多新的認識?!崩钶继寡詣傔M大一的時候,經常在寢室打游戲,也不愛參加學校的活動,每天渾渾噩噩地過?!叭嘶钪鸵心繕恕⒆粤Ω??!闭f這話的時候,李菁頗有些滄桑感,“也許在學校沒有深刻體會,但是回到家鄉(xiāng)看到滿目瘡痍、壓得已經變形的大山時,真實地感受到:活著是福!”
  “去年暑假回家,有位老漢的兒子年紀和我差不多大,地震卻將他兒子永遠埋在了工作所在的錳礦窯里,那位老淚縱橫的父親呆呆地望了我很久?!彼麚u了搖頭,“看到這么多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我心里很難受?!睆哪莻€暑假開始,他就在尋思著自己應該自力更生,為重建家園出一份力。
  2009年3月,拿到減免的學費和助學金后,李菁與室友準備創(chuàng)業(yè)。不久,“夢想之家”服裝店開張了。在筆者即將離開的時候,他說:“開店的事只有媽媽知道,我爸一心希望我全身心的學習,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才充實,課余時間到店里看看,既豐富了社會經驗,又不用家里再寄生活費,還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提高社交能力?!?br>  地震過去整整一年了,李菁家的房屋正在重建中,他希望災區(qū)的人們都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用勤勞的雙手打拼一個嶄新的未來,同時也祝愿親人健康幸福。 (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