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佳文匯集

干貨|新聞基礎知識一覽

新聞學嚴格意義上偏重方法論和職業(yè)觀的教導,實際中新聞業(yè)務技能更重要。很多人認為練習新聞寫作是練習文筆基本功,這是誤解。對新聞來說,更重要的是新聞敏感、采訪來的信息以及謀篇的邏輯。今天我們就梳理了新聞學基礎知識,送給新記者!除了以下干貨,提醒一句:多讀前輩的稿子。新聞的定義新聞也叫“消息”,指對國內外新近發(fā)生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人和事實...

2018-07-18 192

新聞報道中常出現(xiàn)的七個法律常識錯誤

新聞報道在涉及到法律法規(guī)時,常出現(xiàn)錯誤。本文列舉七例新聞報道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法律常識錯誤,以供大家在編采工作中參考。(一)區(qū)分“偵察”和“偵查”錯誤用法:“公安機關接到小區(qū)居民的報案后,立即派出公安人員對此案展開偵察?!卞e誤原因:“偵察”是軍事用語,“偵查”是法律用語。偵察是指軍事上為了弄清有關作戰(zhàn)情況而進行的活動;偵查則是指公安機關和檢...

2018-07-18 188
關于可視化新聞,這五大新趨勢你知道了嗎

關于可視化新聞,這五大新趨勢你知道了嗎

可視化新聞始于《衛(wèi)報》、《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嘗試。從最初一張地圖或者一幅表格的呈現(xiàn)方式到現(xiàn)在交互式功能的體驗,新聞可視化乘著技術的快船迎來了乘風破浪的時代。新聞可視化的類型多種多樣,有信息表、時間線、數(shù)據(jù)漫畫、數(shù)據(jù)地圖、文字云、泡泡圖等。國內外...

2018-07-18 163

新媒體時代的導語寫作要領

導語,就是文章的開頭,它用極其簡潔的文字提綱挈領,牽引全文,吸引受眾。新媒體時代,掃描式閱讀和檢索閱讀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閱讀方式,因此,導語(新媒體常用的摘要、概要、提要等,其本質也是導語)和標題一樣,必須具有足夠的閱讀價值和分享價值。那么,新媒體時代的文章導語需要更加注重哪些方面呢?讓導語和標題一起構成文章傳播的“精要提示”通常情況下,...

2018-07-18 204

楊繼紅:傳統(tǒng)媒體如何“破繭成蝶”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采訪剛開始,楊繼紅就激動地給我們背了一段《六國論》,以闡述當下傳統(tǒng)媒體面臨的核心問題。她笑著說,最近只要一有機會見到同行,尤其是同行中做原創(chuàng)內容的管理者、決策人,她就會給大家背這一段?!皬膩砭蜎]有一個敵人叫新媒體”“公信力可獲不可丟”“今天的融合是媒體與用戶的融合”……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楊主...

2018-07-18 190

人物采訪,你要避免三個“蠢問題”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新聞報道,不同的讀者能從中得到不同的感悟。而作為新聞報道形式之一的人物報道,就更能體現(xiàn)這種豐富多樣性了。要做好一篇人物報道,需要非常充足的準備,采訪只是其中之一。同一個人物,不同的記者去采訪,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工作以來,筆者一直從事人物報道。從筆者的實踐來看,好的采訪千差萬別,不成功的采...

2018-07-18 157

公文寫作中的十大常見標點錯誤

標點符號是公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文寫作者最容易忽視的部分。歸納起來,常見的標點符號使用錯誤有以下十個:常見錯誤一:多個書名號或引號并列時使用頓號分隔例1:各中小學要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相關要求。(錯誤)各中小學要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

2018-07-18 173

這三組字詞,你用對了嗎?

三組字詞辨別在公文寫作中,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相近的字詞,比較容易用錯。這里挑選三例,作一簡單解說,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胺帧薄胺荨钡膮^(qū)分“分”“份”的讀音相同,但是意義有別,極易弄錯?!胺帧弊xfēn又讀fèn。一到讀fèn的時候,就有人跟“份”弄混了。比如,“過份”“緣份”“份量”“份外”“份內”,這些“份”都不對,應當是“分”?!胺帧?..

2018-07-18 152

​論文標題,這么寫才算好!

筆者在編輯實踐和出版編輯理論研究中發(fā)現(xiàn),時下有許多作者所投論文,甚至許多學報(期刊)所刊載文章,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論文大、小標題擬定的“缺憾或偏頗”,確有不美。為此,筆者例析這種現(xiàn)象,提出科技論文標題擬定的總原則和“求美”七原則,以期推動科技論文標題擬定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進程,為提高科技論文寫作的可讀性,促進傳播人類文明成果美感最...

2018-07-18 196

點進來!十三法則玩轉網(wǎng)絡新聞寫作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網(wǎng)絡新聞鋪天蓋地,但高質量的新聞并不是很多。假如一篇新聞能夠引發(fā)大眾及媒體爭相主動去轉發(fā),那么這樣的新聞無疑屬于成功之作。其實編寫網(wǎng)絡新聞有很多技巧,但主要還是靠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和發(fā)現(xiàn),平時需多多練習?!胺▌t一”新聞醞釀:寫手應首先做到將用戶體驗深深融入到新聞稿當中。寫稿之前,我們需要思考將會有哪些人群看新聞,讀者想關...

2018-07-18 212

楊繼紅:傳統(tǒng)媒體如何“破繭成蝶”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采訪剛開始,楊繼紅就激動地給我們背了一段《六國論》,以闡述當下傳統(tǒng)媒體面臨的核心問題。她笑著說,最近只要一有機會見到同行,尤其是同行中做原創(chuàng)內容的管理者、決策人,她就會給大家背這一段?!皬膩砭蜎]有一個敵人叫新媒體”“公信力可獲不可丟”“今天的融合是媒體與用戶的融合”……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楊主...

2018-07-20 198

公文寫作中的十大常見標點錯誤

標點符號是公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文寫作者最容易忽視的部分。歸納起來,常見的標點符號使用錯誤有以下十個:常見錯誤一:多個書名號或引號并列時使用頓號分隔例1:各中小學要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相關要求。(錯誤)各中小學要積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

2018-07-20 156

這三組字詞,你用對了嗎?

三組字詞辨別在公文寫作中,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相近的字詞,比較容易用錯。這里挑選三例,作一簡單解說,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瑒訒摬榭凑挝淖?。1“分”“份”的區(qū)分“分”“份”的讀音相同,但是意義有別,極易弄錯。“分”讀fēn又讀fèn。一到讀fèn的時候,就有人跟“份”弄混了。比如,“過份”“緣份”“份量”“份外”“份內”,這些“份”都不...

2018-07-20 197

​論文標題,這么寫才算好!

筆者在編輯實踐和出版編輯理論研究中發(fā)現(xiàn),時下有許多作者所投論文,甚至許多學報(期刊)所刊載文章,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論文大、小標題擬定的“缺憾或偏頗”,確有不美。為此,筆者例析這種現(xiàn)象,提出科技論文標題擬定的總原則和“求美”七原則,以期推動科技論文標題擬定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進程,為提高科技論文寫作的可讀性,促進傳播人類文明成果美感最...

2018-07-20 185

公共傳播視域下的注意義務

作為社會交往的載體,大眾傳播媒介承擔了傳播在公共領域的使命,公開信息得以在公眾、社會群體與組織的參與中實現(xiàn)公開傳播。但公開傳播并不等同于公共傳播。在傳統(tǒng)傳播格局中,傳播權力被集中于大眾傳播媒介,真正基于公眾利益并實現(xiàn)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公共傳播難以實現(xiàn)。隨著新興媒體的興起,社會公眾進入了“人人手握麥克風”的時代,新型傳播工具在多元主體的...

2018-07-20 156

杜昌華:我給央視寫了近2000篇評論,總結起來就這四招……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情懷是高聳在媒體眾生之上的燈塔,評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高擎情懷這座明燈?!覀鞑ο蟾校阂匀藶楸?,回應受眾關切,民意如流水,要隨時尋找跟受眾的交流感、對象感?!倚陆嵌龋簰呙鑲鹘y(tǒng)話題正在裂變的前沿地帶,熟中翻新?!倚碌膫鞑ゲ呗裕好恳淮蝺热輦鞑ザ际歉偁帉κ值牟┺?,不斷巡視媒體競爭環(huán)境,找到更容易脫穎而出的題材和...

2018-07-20 185

為什么有人不會提問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zhí)行院長杜駿飛:嘗試回歸童年,重拾自己的好奇心,不要害怕提問。不會提問的人不足以談讀書很多具有好奇心和提問能力的學生,在經(jīng)過家長、老師、學校、招考的重重規(guī)制后,再也沒有提問的能力了。這就是很多中國學生能夠在考分上逆天,卻少有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原因。這其實也是我們的一些社會科學界,能夠出版大量學術作品,卻無能于向世界學術寶庫...

2018-07-20 180

經(jīng)常開會的你,會寫會議記錄嗎?

會議記錄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會議的基本情況主要有:會議的名稱、開會的時間、地點、出席人、列席人、主持人、記錄人。這些內容可以在宣布開會前寫好。至于出席人的姓名,會議人數(shù)不多,可一一寫上。會議人數(shù)多,可以只寫他們的職務作為提示;也可只寫總人數(shù)。如是工作例會,可只寫缺席人的名字和缺席原因。第二部分:會議的內容主要有:主持人的發(fā)言、...

2018-07-20 170

出版社總結:編校錯誤大全

對出版社而言,編輯工作是內容出版的總設計,是對大量稿件的再創(chuàng)作,是出版過程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減少編輯錯誤是一個永無休止的工作,要正確對待編輯過程中發(fā)生過的錯誤,從中反思改進,還要耐得住寂寞,有高度的責任心。你做到了嗎?封面篇1.封面風格要與正文內容協(xié)調,服務于正文內容。2.封面上的書名、作者名、書號、定價等信息要準確無誤。3.封面的尺寸(...

2018-07-20 215

新華社記者教你在人物采訪中如何破“殼"

編者按在采訪中什么是“不帶外殼”和“帶有外殼”的人?如何采訪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以人物報道見長的新華社國內部高級記者張嚴平,通過生動的講述,以她采寫的人物報道中的兩個主人公為例,為我們傳授了人物采訪的破“殼”高招。張嚴平新華社國內部高級記者張嚴平,長期從事政治、社會等領域的新聞報道,尤以人物報道見長,文章質樸真切、充滿情感、富有詩性,...

2018-07-20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