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選題
主題出版是圍繞黨和國家重點工作開展的出版活動,是出版業(y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黨和人民賦予職責的具體體現。近年來,出版界對于主題出版愈加重視,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出版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主題出版物。出版單位重視主題出版,這不僅在于入選主題出版重點選題的圖書,相關部門對其申報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時有較大的傾斜,還在于這也是檢驗出版單...
前段時間,我們單位接到省改革辦的通知,說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統(tǒng)總結“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的工作,請每個改革專項小組的主要負責同志寫一篇理論文章,4000字左右。作為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的牽頭部門,我們當然也要完成好這個“作業(yè)”。
新聞,是指報紙、電臺、電視臺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它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使用頻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訊.消息,也叫新聞.新聞這一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單指消息;廣義的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特寫、評論等等.消息是用...
股票市場,涉及多方利益,也牽動著無數中小投資者的心。對股市的報道,受眾面極廣因而顯得尤為重要。霍華德·庫爾茨在名為《股市發(fā)言人:新聞媒體如何操縱華爾街股市的內幕》的一本書中寫道,“股市已經成為美國大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有有線新聞電視都在屏...
所謂策劃,就是抓住現象的根本和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一定的形式充分詮釋或呈現主題,以實現預期效果。新聞策劃,是基于新聞規(guī)律的、具有鮮明目的性和效果指向的議題設置和實施。關于議題設置,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有一段經典表...
怎么選、選什么,是信息工作人員經常要面對的難題。破解信息“選題難”,要拓寬視野、開闊眼界,從多角度、多維度來認識和思考問題,豐富“技能包”,完善“武器庫”,打開信息選題一扇又一扇“窗”。?
選題之要義在于兩點:一是可讀性,即如何吸引人;二是必讀性,即能對更多人、更重要的人產生更深遠影響。同題競爭,高下則在角度,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增量為目標。(摘自《“源流說”概論》之八)從長江入海口上海的崇明島逆流而上,蜿蜒6387公里之后,就是著...
新聞背景:2020年全國兩會向世界傳遞明確信息——中國將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攻堅克難,行穩(wěn)致遠。今天,我們來看看人民日報系列報道之一,學習其中的寫作手法,看大主題如何小切口處理。?打工家門口就業(yè)村里頭大主題,小切口,脫貧攻堅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就業(yè)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標題體現了明確的主旨,同...
第九節(jié)標題賞析一、巧用雙肩題?破解體制機制、經濟結構兩大矛盾(肩題)補齊創(chuàng)新不足、創(chuàng)業(yè)不多兩大短板(肩題)遼寧激活振興新動力(主題)(2015年8月2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點評:此題中肩題是雙肩題,有特點。大家知道,肩題的一般要求是文字簡短,多為一行題,而此題突破這些,作了兩行肩題,文字也較多。為何要這樣作呢?目的是要突出“破解……兩大矛...
作者按:這是我根據30年的政策積累、評獎經驗、新聞悟性和工作閱歷,對2019年6月1日至28日發(fā)生的新聞事件經過深入分析和反復思考后,認真篩選出來的92個很可能獲省獎的新聞選題。這些選題有的適合做消息,有的適合做評論,有的適合做專題,有的能同時做好幾種體裁。(以下選題包括微觀類選題和宏觀類選題。微觀類選題一般可以直接采制評獎節(jié)目,或者...
2018年度很可能獲獎的135個新聞選題(完全版)原創(chuàng)記者編輯那些事記者編輯圈2019-01-04來自專輯劉景義新聞實務研究作者:劉景義來源:記者編輯那些事作者按:這是我根據28年的政策積累、評獎經驗、新聞悟性和工作閱歷,對2018年發(fā)生的新聞事件經過深入分析和反復思考后,認真篩選出來135個重點新聞評獎選題。這些選題有的適合做消息,...
01從一定意義上講,新聞獲獎就是新聞選題的獲獎,獲獎的真正原因就是你發(fā)現了別人沒有發(fā)現的獲獎選題。獲獎新聞選題不可小覷,它在評獎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新聞評獎的核心技術。02發(fā)現獲獎新聞選題的功勞常常被忽略、被輕視、被抹殺,認為這只是一個題目、一個方向、一個念頭,其實不然。沒有長達15年以上的政策積累,沒有較高平臺豐富的評獎經驗,沒有...
?01—發(fā)現選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新聞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好新聞評選,七分看選題,三分看采寫。這句話抓住了好新聞評選的關鍵。發(fā)現好新聞的選題需要記者編輯具有獨到的新聞發(fā)現力,也就是說能夠從大量龐雜的新聞事實中、新聞線索中、文件材料中、媒體報道中,經過分析思考敏銳覺察并準確判斷出其新聞價值的大小。新聞...
?2018年,我國發(fā)生很多重大的新聞,這些選題大多是可以獲得省獎的。其中一些選題受到了新聞工作者的重視,但也有一些選題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霸谧诮袒顒訄鏊龗靽臁保蛯儆诒恍侣剰臉I(yè)人員和新聞獎評委們忽略的選題。2018年7月31日,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上,各全國性宗教團體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全國協...
新聞,是指報紙、電臺、電視臺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它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使用頻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訊.消息,也叫新聞.新聞這一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單指消息;廣義的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特寫、評論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群眾最關心的事...
選好角度,找準切入點。按規(guī)定,各地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每年都須召開一些程序性的會議。如果作者把某人大代表講什么話、提出什么建議作為主體部分來寫,文章必然索然無味。選好角度,多寫一些會議背后的新聞。各地人大不同時段所召開會議的主題可能相同,但由于各地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同、所遇見的問題不同,所以人大會議針對的問題,肯定有所不同。作者要用犀利的“...
作為一種新型報道方式,數據新聞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公眾視野。雖然對數據新聞的定義五花八門,但教育界和媒體行業(yè)有一個共識,數據新聞至少要有三個要素:新聞、數據、可視化。首先,數據新聞必須是新聞,具備新聞價值,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或者新發(fā)現的事實,或重要,或有趣,或解釋現象,或揭露秘密;其次,數據新聞必須有數據支撐,通過分析數據進而發(fā)現問題并...
對于行業(yè)媒體來說,工作經驗類報道是重點內容。長期跑在基層的記者常常會陷入困惑:都是日常工作,有什么好寫的,又不像省里出臺一項改革、舉辦一項活動那么有影響。所以,總覺得沒什么好的新聞選題。其實,創(chuàng)新來自基層,好新聞都出自基層。新問題、新矛盾、新經驗、新情況,這些“新”只有到基層,到工作的一線才能捕捉到。那為什么寫不出來呢?就是由于政治敏...
其實讓一個突發(fā)事件變成危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想完全符合媒體那些苛刻的條件就很不容易;其次在這個信息爆炸、注意力短缺的時代要想“脫穎而出”更為不易。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夠得到媒體的“青睞”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媒體趨之若鶩的“危機新聞”的要素有哪些。第一,偶發(fā)性。必定是那些“人咬狗的新聞”比“狗咬人的新聞”更吸引受眾。第二,新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