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奮進中的九江學院





黨委書記陳綿水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學博士、留學荷蘭歸國學者)


校長、黨委副書記甘筱青教授(清華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留學法國歸國學者)


  九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面向全國30個?。ㄊ小⒆灾螀^(qū))招生。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國基督教衛(wèi)理公會創(chuàng)辦的但福德學校,現(xiàn)辦學體制為軍地共建、省市共建。
  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郡———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廬山之麓、長江之濱、鄱陽湖之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學院的靈氣,尤其是具有千年歷史、享有“天下書院之首”美譽的白鹿洞書院,更為九江學院賦予了深厚的文化氣息和辦學氛圍。
  學校占地2757畝,現(xiàn)有主校區(qū)、潯東校區(qū)、廬峰校區(qū)、南湖校區(qū)四個校區(qū),校舍面積120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6000余人,成人學歷教育在校生5000余人。學院設有1所附屬醫(yī)院,2所附屬中學。先后被授予江西省首屆 “優(yōu)秀和諧校園”、“江西省第十一屆文明單位”和“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學?,F(xiàn)有專任教師1848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職稱的600余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720余人;博士、碩士生導師32人;財政部首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有江西省高校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等41人;江西省高校名師4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6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9人。
  近三年來,學校還特別聘請了1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為我校兼職和客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教授受聘為我校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教授受聘為我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嚴陸光教授受聘為學校名譽教授。
  學校現(xiàn)有19個二級學院。設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有本、??茖I(yè)159個。有6個省重點學科,12個校重點學科,2個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yè),8個省高職高專示范專業(yè)。
  學校有國際農村醫(yī)學教育研究中心、廬山文化研究中心、鄱陽湖生態(tài)經濟研究中心、沿江產業(yè)開發(fā)研究中心、旅游發(fā)展研究中心、外貿研究中心、會計與審計研究所、數(shù)控技術研究所、土木工程勘察設計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材料與成型工程研究所、應用數(shù)學和計算科學研究所等26個科研機構。其中,鄱陽湖生態(tài)經濟研究中心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成為了流域管理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學?,F(xiàn)有各類功能的教室808個,各類實驗室(中心)159個。其中,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9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1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yōu)勢學科實驗室?,F(xiàn)有校內實習基地8個,校外實習基地183個。圖書館藏書紙質圖書245余萬冊,電子圖書近167余萬冊;設有1個中心館、2個分館。
  學校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信息技術樓、田徑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影劇院、學生活動中心等分布于各個校區(qū),學生生活、學習、運動、娛樂等設施齊備。
  學校現(xiàn)已與美國、法國、英國、泰國、印度等十多個國家的高校、科研機構與管理部門建立了穩(wěn)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2007年與英國桑德蘭大學合作辦學,招收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動漫設計)和財務管理兩個專業(yè)的學生;與泰國清邁大學互派留學生;已招收來自印度、日本和美國的留學生來校學習醫(yī)學和中文。學校積極聘請外籍教師和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學校利用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積極創(chuàng)辦海外“孔子學院”。學校還選派了20余名教師和畢業(yè)生赴東南亞教授漢語。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競知向學、厚德篤行”校訓不斷深入人心。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際大學生龍舟邀請賽、國際龍獅精英賽、華東地區(qū)大學生舞蹈比賽等賽事中均取得優(yōu)秀成績。學校重視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大力開展就業(yè)指導與推介,建立和擴大就業(yè)基地,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在2008年4月教育部專家組對九江學院本科教學工作水平進行考察評估中,學校受到好評。
  九江學院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遵循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要務,注重文化建設與科技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結構,規(guī)范管理,提高質量,凝聚特色,為國家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全校師生員工正在為把九江學院建設成為高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