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構建農村教師自主選學的培訓機制


  加大農村教師培訓力度,推動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普遍提高教育質量、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戰(zhàn)略舉措。構建農村教師自主選學的培訓機制,是更加有效地促進農村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升的理性抉擇。一、當前農村教師培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近年來,各類農村教師培訓項目實施后,收到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但也需要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農村教師參加培訓的內生動力不足問題。一般來說,農村教師所在學校、所處區(qū)域的培訓資源欠缺,經濟條件差,他們的培訓歷來以調訓為主。農村教師本人想不想學、學什么、怎么學都由當?shù)亟逃芾聿块T、教師教育培訓機構或所在學校說了算,農村教師在培訓中缺少自主性和選擇性,被動參訓的情況比較普遍。由于培訓不是農村教師的自主決定和自愿選擇,就缺乏參訓興趣和動力,易發(fā)生培訓時“人在班上、心在室外”的虛學、假學現(xiàn)象。
  二是農村教師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問題??紤]到擴大受訓覆蓋面,不少地方選用普適性內容,采用專題報告、講座等大班制教學方式來開展農村教師培訓。這在表面上提高了培訓的規(guī)模效益,但“大鍋飯”式的培訓內容和方式,使很多農村教師“想學的學不到,不想學的重復學”,培訓內容與農村教師實際需求脫節(jié),與解決實際問題脫節(jié)。作為繼續(xù)教育的農村教師培訓,沒有了針對性,就產生了如一些參訓教師所說的“瞎學”、“盲學”現(xiàn)象。
  三是工學矛盾條件下的農村教師參訓難問題。隨著改革發(fā)展的深入,農村學校課程科目日趨齊全,農村教師的各類教學任務較為繁重,一人承擔數(shù)門課程教學工作較為常見,這樣參加教師教育培訓機構按自身特點設置的培訓項目就比較困難,尤其是那些擔任主干課程、處于關鍵崗位的骨干教師參訓難度相對更大。一些農村學校因有“教師參訓就授課無人、教師訓好就容易走人”的顧慮,對現(xiàn)行模式下的教師培訓也時有抵觸行為。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就易引發(fā)農村教師培訓中“輕學”、“浮學”現(xiàn)象。
  不難看出,目前通行的農村教師培訓中,農村教師的主體地位尚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表現(xiàn)在對農村教師的學習需求重視不夠、學習動力挖掘不夠、學習條件創(chuàng)造不夠、服務意識不強等方面,這極大地影響著農村教師培訓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創(chuàng)建自主選學的培訓機制為了有效解決農村教師培訓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不僅需要改進培訓內容和方法,更需要從根本上創(chuàng)建一種新的培訓機制。
  自主選學的培訓機制,是一種體現(xiàn)“尊重人、服務人、提高人”的現(xiàn)代培訓理念,突出受訓者的主體地位,保證和落實由受訓者作出學習選擇的培訓機制。
  怎樣自主選學?這一方面需要尊重農村教師的選擇意愿,把學習的選擇權直接交到農村教師手中。引導農村教師根據(jù)工作需要和個人能力素質提升需求,自覺思考學什么、到哪兒學、什么時間學、跟誰學等問題,自愿選擇培訓機構、培訓課程、培訓時間和授課教師等,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農村教師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潛能。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協(xié)調服務工作,落實農村教師的學習選擇權。如教育管理部門注重與教師所在學校、培訓機構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可以探索通過確定聯(lián)絡員等方式,來統(tǒng)籌安排、整體調控本地的農村教師自主選學工作。學校創(chuàng)造條件、并動員組織教師積極申報,結合工作任務和個人申請,及時核實核準、匯總上報。培訓機構及時掌握教師申報情況,與相關部門統(tǒng)一協(xié)調編班,核發(fā)入學通知。
  當然,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的自主選學機制,需要通過相應的制度創(chuàng)新,在整個培訓過程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上形成專業(yè)性的固有程序。
 ?。ㄒ唬┙⑴嘤栃枨笳{研制度,按需設計培訓項目和專題。所有培訓項目和專題的設計,把農村教師的學習需求調研作為出發(fā)點和第一步。比如,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農村教師的學習需求。根據(jù)調研結果,把廣大農村教師最希望了解的知識、最渴望掌握的理論、最迫切解決的問題納入自主選學擬開設的專題目錄,經有關方面專家綜合論證、修改完善后,確定年度開設的選學專題和班次項目,并形成年度自主選學“專題菜單”,供廣大教師選擇。
 ?。ǘ┙㈨椖空型稑撕驼n程研發(fā)制度,做好培訓資源準備。借鑒現(xiàn)代培訓管理中的成功做法,強化優(yōu)質師資配備和精品課程研發(fā),提高自主選學的教學質量和培訓效益。比如,采取項目管理方式,把所開設的各類自主選學專題進行項目包裝,面向當?shù)馗鞣矫鎯?yōu)質師資,發(fā)布自主選學專題項目研發(fā)信息,組織項目招投標。中標者進行課程研發(fā),完成后統(tǒng)一組織試講和質量評估,研發(fā)成果正式納入教學計劃,研發(fā)人員正式納入自主選學師資隊伍。在此基礎上,統(tǒng)一組織項目組集中備課,以此保證自主選學專題課程系統(tǒng)性、科學性,避免重復交叉,切實提升培訓質量。
 ?。ㄈ┙⑿畔l(fā)布和選學申報制度,落實教師的學習選擇權。及時發(fā)布可供選學的信息并統(tǒng)籌整理選學結果,方便廣大教師實時了解各類專題設置和課程安排。比如,當?shù)氐慕處熃逃嘤枡C構把年度自主選學開設的各類專題和班次項目,統(tǒng)一制作成“選學菜單”,盡早地公開發(fā)布相關信息,供教師了解掌握和自主選擇。相關各方通力合作,力求讓所有的教師能選上、學上。
 ?。ㄋ模┙n}班次集中授課制度,精心實施培訓過程。專題班次集中授課,可以突出自主選學按需培訓、按專題培訓的特色,同時能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益。比如,根據(jù)教師選學時間和人數(shù),每一個自主選學專題相應開設若干期培訓班,每期班集中授課一段時間。在培訓過程中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等現(xiàn)代教學方法,增強自主選學課程教學的靈活性、吸引力和實際效果。
 ?。ㄎ澹┙⒖己撕屯▓笾贫?,評估反映培訓質量。通過考核評價和情況通報的方式來評估反映培訓質量,保障自主選學培訓順利實施、收到實效,是完全必要的。比如,探索制定符合自主選學特點的參訓教師管理考核規(guī)定,把教師自主選學情況納入已建立的教師培訓學時學分考評制度范圍,以學時學分為計量單位實施考評,考評結果納入教師培訓檔案。此外,對各學校組織選學工作情況和教師參訓情況定期進行通報,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實現(xiàn)農村教師自主選學全面扎實開展,取得實際效果。
  推行農村教師自主選學,是創(chuàng)新農村教師培訓機制和方式方法的一種探索嘗試。可以預見的是,實施農村教師自主選學,首先,能夠還教師以培訓的選擇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教師學習的內生動力,實現(xiàn)“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教師的參訓熱情。其次,能夠著眼教師個性化、差異化的培訓需求,以專題形式設置培訓內容供教師自主選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變“眾口難調”的局面,實現(xiàn)“大鍋飯”向“自助餐”的轉變,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最后,能夠由教師根據(jù)自身工作日程自主選擇培訓時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工學矛盾,實現(xiàn)“因工作沒時間學”向“有計劃選時間學”的轉變,提高教師的參訓率。
  無疑,推行農村教師自主選學,也將會遇到一些認識挑戰(zhàn)和實踐考驗。比如,農村教師自主選學不等于“一選就靈”或“一選就亂”,它比以往的農村教師培訓管理頭緒更多,需要知行合一、審慎而為;也不等于“一選就易”或“一選就省”,它對資源的要求更高,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精力和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