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讀書——聽苗毅教授報告有感
前不久聽了一附院普外科苗毅教授兩個小時的精彩報告,使我感觸良多。
當面對一個病人的時候,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你是否掌握了扎實的理論知識與技能,你是否跟蹤閱讀了最新的相關文獻資料,你是否準備詳盡了解該患者的所有臨床資料信息乃至為病人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換言之,你是否將“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理論聯(lián)系實踐”落到實處。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我們就應該學習、認認真真地學習。魯翔院長曾對實習同學說:“我們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們一定要做最認真的,只有這樣,你們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br> 我們病人沒有別人多,但倘若我們都能象苗毅教授那樣認真看好一個病人,遠比“常規(guī)處理”一百個病人有意義得多。我們手術沒有別人多,這使我們更有時間對每一臺手術進行反思,以求下一次做得更好,一個外科醫(yī)生擁有這些良好的素質,僅僅是暫時沒有能力或經驗去完成一些高難度手術,但是他一直在努力,那么他離一個優(yōu)秀的外科醫(yī)生為期不遠;相反,一個外科醫(yī)生僅僅滿足于會開刀,而其他素質很糟糕,恐怕他很難算是一個合格的外科醫(yī)生。
我認為,夢想加努力可以使我們做得更好。
我的父母是 60年代的大學生,他們經常教導我:“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老師是誰、無論你年齡地位如何……。讀書學習永遠都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永遠值得鼓勵和贊揚。相反,不懂裝懂、不學無術、自欺欺人才是既愚蠢又丟人的事情?!?br> 在苗毅教授思想的鼓舞下,我斗膽揚言:“我要做全國最優(yōu)秀的骨科醫(yī)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