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失去的時間在敘事中復得


  那“永遠吃,永不膩,把一切吞噬,把一切毀棄,直到最后把世界吃掉”的東西是什么?斯威夫特說,這就是時間。時間像一條無情的河流,永不間斷地把現(xiàn)在拋往過去,將未來迎接于當下。人,這個萬物之靈長的上帝選民,在獲得時間意識而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同時,頓感生命中時間之劍的鋒利無比。司芬克斯女神的追問: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下午三條腿。說的其實正是人類的時間意識或時間中的人?!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這是中國古代哲人對時間的思考;“一切皆變,無物常往?!边@是希臘智者對時間的感嘆;“那么時間究竟是什么?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說明,便茫然不解?!边@是中世紀神學家向時間發(fā)出的疑問。
  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夏多布里昂因其自傳回憶錄《墓畔回憶錄》而名噪一時。《墓畔回憶錄》的視角與常見的回憶錄不同,作者不是在臨近老年時再回首往事敘述人生,而是從四十多歲起,就開始了他的為自己建立文學紀念碑的工作。歷時四十年直至走入墓中前的墓畔時分。是什么因素,真正觸動了夏多布里昂之創(chuàng)作沖動?我認為最為重要的因素是那充盈于夏多布里昂心中的時間意識,這才是夏多布里昂創(chuàng)作之始源,也就是《墓中回憶錄》乃至所有自傳回憶錄意義之所在。夏多布里昂說:“我掙扎著反抗時間”,那么如何反抗這緘默不語、永不靜止的東西呢?如何從這個世紀的吞噬者手中奪回自我呢?這便是自傳敘事的強大作用。夏多布里昂發(fā)現(xiàn)回憶敘事本身可以通過對時間的重新梳理與定型把時間留住。于是,夏多布里昂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向死而生的時間觀,即在敘事中始終從死的預示角度來推動他的逝去歲月的復得程序。在構建自我人生的追憶中,夏多布里昂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體驗到時間的流逝。但是,當現(xiàn)在眼前的一只斑鶇的啁啾打斷他的思緒時,這種神奇的聲音立刻讓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區(qū)別消失了?!白蛱彀恚要氉陨⒉剑惶炜胀鹑缜锶?,寒冷的風一陣陣吹過。在一片密林的缺口處,我停下觀望太陽:它鉆進云里,正在阿呂依塔的上方,兩百年前,住在塔里的加布里埃爾(法王亨利四世的寵妃,譯者注)望著日落。亨利和加布里埃爾如今安在?待到這些‘回憶錄’公諸于世,我亦如是矣……我已經在多少個地方開始寫了?而我會在哪個地方結束呢?我還會在樹林邊漫步多久呢?”在這里,夏多布里昂把過去、現(xiàn)在、未來融為一體。當下的一聲鶇鳥的鳴聲,會立刻把過去送到現(xiàn)在,而從未來(墓畔)描寫生命的歷程,又把未來引到過去。這一切都是對時間的追憶和復得。法國學者敏銳地看到了這一特點,“驚訝的第一刻一過去,自然而然就產生難以解釋的快感,這種情感滲入了敘述者全身:由于這只斑鶇,歲月消失了?!摇谡w中重現(xiàn)。一個人的整體不僅涉及過去和現(xiàn)在,而且由于‘時間’的模糊作用,靈活地包括永恒?!笔堑?,正是由于這種獨特的時間意識,讓我們從消逝的歲月中,復得了自我,也就復得了時間。我們認為,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在時間的復得的主題上正是受此回憶錄啟發(fā)并進行了深入的開拓。為了追索那已成過去的時間,普魯斯特發(fā)現(xiàn)了他的“情感記憶”法。他從茶水泡“瑪?shù)氯R娜小甜餅”的感覺中,發(fā)現(xiàn)自己與那些已經逝去的時間再度相遇,自我重又復得而復活。這里是與夏多布里昂的“鶇鳥之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莎士比亞在《約翰王》中說:“時間老頭啊,你這鐘表匠,你這禿頂?shù)木蚰谷?。你真能隨心所欲地擺弄一切嗎?”是的,在物理的時間中,任何東西終將會被時間征服,但是,在心理的時間里,隨心所欲的不是時間而是記憶。時間是可以通過記憶而復得的,這正是夏多布里昂《墓畔回憶錄》文本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