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天津市先進集體標兵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073班">
電子報
電子報

為愛筑巢 攜手共贏
——記天津市先進集體標兵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073班



材料073班全家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073班,曾獲得2008年校級暑期社會實踐優(yōu)秀實踐服務團(3個)、2008-2009年度天津工業(yè)大學先進團支部、2009-2010年度天津市先進集體標兵、2009-2010年度天津市先進班集體、2009年天津市暑期 “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優(yōu)秀團隊、2009-2010年度天津工業(yè)大學先進集體標兵、2009-2010年度天津工業(yè)大學先進集體、2010年材料學院 “優(yōu)秀學風班級”等榮譽稱號;2008年學院陽光體育運動一等獎、2008年學院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三等獎、2009年天津工業(yè)大學“興華杯”英語競賽團體第二名等獎項。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團結(jié)的力量,往往是出人意料的。你見過柔弱的小草鋪蓋起來的茫茫大草原嗎?你見過小小的螞蟻在大雨來臨之前齊心協(xié)力搬家的場面嗎?你見過成群的候鳥集體遷徙將天空籠罩成黑色的情景嗎?我,見過。我為草原的浩瀚而震撼,我為螞蟻們忙而不亂的場面而震驚,我為候鳥們鋪天蓋地的壯觀而唏噓。很多奇跡和偉大都是很多個弱小創(chuàng)造的。
  而今,有這樣一個班集體,由29個人共同營造的大家庭,都是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人??墒?,聚在一起,他們打造了成績驕人的集體,他們將每個人的閃光點聚集,鑄造出了一塊書寫著“材料073班”的牌匾,令所有人都不禁仰頭稱贊,叫好。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集體呢?成績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筆者就滿足你的好奇,帶你走進材料073班,帶你領(lǐng)略優(yōu)秀班集體的風采。
   積極探索 獨樹一幟
受訪的是材料073班的班長周長江和團支書徐珺同學,班長陽光又不乏堅毅、嚴肅,團支書可愛、爽朗、干練。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有活力又不乏嚴謹勤奮的氣息。
  他們告訴我,入學之初,班主任就組織大家召開了一個動員會,讓每個人都安下心來,了解自己來到大學的目的,明確自己的目標。并且按照“嚴謹,嚴格,求實,求是”的校訓確定了“樂學善思”的班訓,給每個人勇氣和信心來開拓自己的舞臺。
  很多人因為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都會生出一種孤獨感,都會想念家鄉(xiāng)和好友,都想有個溫馨集體來取暖,而這個集體無疑是朝夕相處的同學們共同筑成的。
  兩位班委說,其實要團結(jié)好班級,讓大家學習好,玩好,對于當初的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他們?nèi)狈?jīng)驗,但是,他們卻有著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信心。他們努力過,失敗過,但是不曾氣餒過。
  當初,學習委員一心想讓大家的學習成績領(lǐng)先,就制訂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包括晚自習計劃,熄燈計劃,結(jié)對子計劃等等,可能因為急功近利心切,可能因為大家對大學更多的還是好奇和新鮮,不愿意還繼續(xù)以前的苦學方式,所以,合作不好,收效甚微。對此,班委開會總結(jié)之后,覺得應該給大家一些空間來選擇,雖然學習還是第一位,但也會注重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和挖掘。同時也會盡力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創(chuàng)造更大的舞臺給大家。于是就有了學習之星劉曉紅,勵志之星周劍虹,奉獻之星潘星宇等眾多各方面閃閃發(fā)光人才的出現(xiàn)。每個人的長處得以挖掘,群星璀璨。才有了這獨具特色,可愛,活躍的班集體。
   攜手共進 鑄造夢想
你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忘記是誰說的了,但是有人為我驗證了。
  我問徐珺:你們班級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她回答:我們班級的同學比較踏實,樸實,不浮華,團結(jié)。簡短的幾個詞,已足夠。最簡單的事情往往也是最難的事情。我的老師曾經(jīng)對我說過:難能可貴。難,能可貴。
  在學院組織的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上,班級同學全部報名參加,在大二滿滿當當?shù)恼n程之余,他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排練,學習廣播操。雖然很辛苦,雖然也有人偶爾抱怨一下,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提出放棄或者退出。比賽時值汶川地震之后,這個班級獨出心裁地在臉上貼了很多小紅旗,小紅心,為汶川的同胞祈福,為祖國加油!這次比賽,他們不出意外的成為團體總分第一名。雖然算不上很高的榮譽,可是,大家都非常高興,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享受汗水換來的成功和齊心協(xié)力的喜悅。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思想,素質(zhì)和覺悟都受到重視。在思想建設(shè)方面,這個班級一直很努力。當初在帶班黨員的帶動和鼓勵下,班里的同學積極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積極表現(xiàn)自己。積極參加團日活動:他們曾一起看革命電影;他們曾一起組織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去希望小學等需要幫助的地方盡心盡力;他們曾一起去無償獻血,奉獻愛心……班中現(xiàn)有黨員9名,入黨積極分子6名。
  學習委員認真負責的管理學習,每當有什么競賽、科研項目之類的,學習委員總是在第一時間把消息帶給大家,自己帶頭報名參加,然后鼓勵大家參加。如果有人猶豫了,學委甚至會一一打電話詢問是否要參加,不斷地予以鼓勵、肯定和支持。所以,班級參加競賽的同學很多,參與科研項目的同學比較多,獲獎情況也特別多。劉曉紅同學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王芳琪和張金龍同學分別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1項;李子為等4名同學參與了“國家863計劃項目”的研究,吳海燕等3名同學參與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的研究;劉雷等多名同學參加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并獲獎。
  班級同學還自發(fā)組織成立了幫扶小組,由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不如意的學生,由勤奮的學生帶動愛睡懶覺的學生,由踏實的學生帶動愛玩鬧的學生。尤其是黨員、班委都要有自覺的意識,先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然后帶動別人,影響別人。大家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自然而然,班級風氣就帶起來了。成績也好起來了。該班同學共獲國家獎項24人次,市級及社會類獎項8人次,校級獎項72人次。其中,3人次獲國家獎學金,9人次獲國家勵志獎學金,33人次獲國家助學金,12人次在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和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獎;1人次獲天津市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6人次獲 “桑麻”、“紡織之光”、“香港福田”、“上緯”等社會獎學金;18人次獲校 “四杯”競賽一、二、三等獎,31人次獲校級一、二、三等獎學金。
兄弟姐妹一家親
29個人,來自天南海北,生活和作息習慣都有很多差異。但是,在這里,大家都是相互包容和接納的,學著保護和關(guān)心。
  曾有同學,在課堂上暈倒,被送去醫(yī)院。同學們自發(fā)去醫(yī)院看望他,湊錢交醫(yī)藥費,還輪班換崗的去醫(yī)院陪床,保證一天24小時都有人陪伴。后來有個同學發(fā)燒住院,同學們也是通宵陪護,離開醫(yī)院去上課的同學也會每天發(fā)短信詢問病情,之后還幫忙補課等等。如果男生在運動時不小心受傷,情況比較輕的,像跌打損傷之類的,女同學會幫忙包扎。徐珺笑著說,男生很多時候都是粗枝大葉的不知道保護自己,還好女生比較細心,能幫上忙。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彼此之間沒有隔閡和客套。如果有人的生活費不夠用了,手頭比較寬裕的同學就會主動借錢幫助他。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如同螢火,聚得多了,就美了。
  他們一起過元宵節(jié),一起包餃子,感受勞動的快樂;他們一起過中秋節(jié),感受大家庭的溫暖,感受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一家親的團結(jié);他們還一起唱歌,一起爬長城,一起過生日,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溫暖如水,緩緩、靜靜地流過每個人的心田。也許當時還不自知,后來,回首,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從這里汲取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