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90后”眼中的90后


  編者按:開學后,校園里多了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90后”,“大一新生,”是他們的代名詞,這個群體正如“80后”一樣,逐漸成為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90后”的大一新生,經(jīng)歷了汶川地震的災(zāi)難教育,經(jīng)歷了奧運精神的洗禮,這些大事件必定在心里留下了時代的痕跡,已經(jīng)開始的大學生活,更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在近日舉行的校報記者納新筆試題目之一,便是“我們是90后,我的大學夢”?,F(xiàn)遴選數(shù)篇刊載,讓我們一起欣賞,“90后”眼中的90后。我的未來不是夢高中疲憊緊張的學習生活記憶猶新,收到通知書時一家人的歡欣雀躍的情景仍浮現(xiàn)在眼前。背上厚重的行囊,含淚與家人親友揮手告別踏上火車,看著陪伴了我18載春秋的土地在車窗外后退,我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再見了,福建;再見 ,親友們;再見了,從前的我、從前的記憶……“90后”,今年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群體,一個被認為比“80后”更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但也似乎是“無可救藥“的問題群體。我是算搭上“90后”第一班車的人,當我面對世人,媒體對“90后”鋪天蓋地的評論時,我通常保持沉默,雖然我并不能接受一些過激的評論,但我也不否認我身上也確實存在“90后”典型的缺點:叛逆、麻木甚至有些自私。
  從前的我,不了解生命的難得與可貴,直到外婆的突然離世,當一個至親至愛的人毫無預(yù)兆的從生活被抽離,那種痛會讓人無所適從,但也可以讓人長大;從前的我只總把父母的給予當成理所當然,天經(jīng)地義,直到有一天,當我獨立面對生活時,當我遠在異鄉(xiāng)聽到電話那頭父母的梗咽時,我才明白,父母的愛是世間最寶貴的財富,雖然可以無需償還,但值得我用一生去銘記,去感恩;從前的我,沒有意識到人性的光輝,直到發(fā)生了5.12汶川大地震,那一刻,13億人民擁有同一個信念,愿同胞平安。13億顆火熱的心在以同一頻率跳動,只因,我們是一家人;從前的我,不能理解什么叫世界是一個家,直到奧運會的舉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不同皮膚,不同種族的人們可以為同一目標,同一心愿相聚在一起。從前的我,那么不懂事,直到今天,我才長大。
  離開保護了我18年的家,我的大學生活拉開序幕,雖然與之前的想象大不一樣,雖然獨在異鄉(xiāng)要忍受孤獨與無助的煎熬,但我長大了,必須學會打開保護自己的降落傘,學會自己長大。其實,我并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zhàn)。當我疲憊時,一回頭就可以看見好多人陪在我身邊父母、親友、老師聲聲的鼓勵都可以成為我戰(zhàn)勝困難的籌碼,為了自己也了愛我的人,我必須學會改變,學會長大,在未來的四年里學會做人;用大學的四年學習生活,換來一生的無悔。
  放飛夢想,學會長大的真正含義。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實習記者 吳蔚)新時代的向日葵向日葵,一種永遠朝著太陽的可愛花朵,連日來的軍訓,天天的陽光燦爛,我想到了這種可愛的花朵,是的,我想大學生仍是祖國盛開的花朵,我們是一朵朵向日葵,新時代的向日葵。
  時光如飛鳥在草地上投下陰影,響箭在天空中劃過忽悠而過的弧型,無影無蹤。仿佛彈指一揮間,我們經(jīng)歷過那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撞碎那厚重的玻璃,踏著淋漓的碎片,蛻變。飛入了我們新的人生轉(zhuǎn)折領(lǐng)地———大學校園。
  我們是新時代的向日葵,90后的孩子是幸福的,無憂的物質(zhì)生活賦予了我們光鮮的外在,猶如那傲視群芳的葵盤;90后的孩子是開朗的,便捷的網(wǎng)絡(luò)、媒體給予了我們無止境的視野,猶如那追尋無際天空中的烈日,另一方面,90后的孩子又是歷史重任的新時代青年,我們背負了上一代的傳承的同時,更有進一步開括、向前的使命。
  一場大地的晃動,讓我們的眼與心經(jīng)歷了汶川地震的災(zāi)難教育,千千萬萬個鮮活的生命瞬間消逝,我們最近距離的觸碰了生命的脆弱,所以,這時要學會堅強,堅強面對一切的災(zāi)難。讓希望之田的新時代向日葵象眾志成城的心,壘起的堅強之墻一樣迎著明媚的陽光,屹立不倒。當最可愛的人解放軍、武警戰(zhàn)士以及成千上萬的民眾,用一幅感人的畫面共同對抗這一人類共同災(zāi)難時,我們的靈魂感知到了精神的力量,所以,這時要學會希望,希望可以驅(qū)趕一切黑暗的訴說,讓希望之田的新時代向日葵共同迎接黑暗過后黎明的曙光。
  一場世界人民共同的盛會,讓我們用感動與喜悅的淚水經(jīng)歷了奧運精神的洗禮,李小鵬的淡定,陳一冰的堅持,楊威的笑容以及所有男子體操隊員的淚花鑄造了史上的金牌,創(chuàng)造了不屈的神話。年過30的張寧,用一種奧運精神的食糧自我喂養(yǎng),用那不放棄的品格讓世界看見了她靈活矯健的身姿,一塊女子羽毛球的奧運金牌讓她略帶魚紋的眼角的笑容定格為永恒,一個團隊的團結(jié)的力量有多強,一個堅持到底的人的極限在哪里?這不是一個科學的學術(shù)問題,是要人類自己去探知的答案。29屆北京奧運會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中國。讓90后的我們在喜悅和感動的淚水的背后收獲了一顆強烈的愛國心。
  激發(fā)愛國熱情,培養(yǎng)優(yōu)良作風,這條掛在我們軍訓田徑場上的醒目標語,讓我們無限深思。今天有了一個正確的解釋。那就是我們的目標,一朵新時代的向日葵的生存哲理,一個熱愛祖國,一朵為祖國而綻放的向日葵。一個作風優(yōu)良筆直的朝著太陽生長的方向成長,終究會裝點中國的萬里江山,振興中華之龍的騰飛?。▽嵙曈浾?李燕)90后的大學生,崛起的一代曾幾何時,大家還在評論著“80后,垮掉的一代”;曾幾何時,報紙雜志上整版整幅的刊登著關(guān)于“80后的啃老族”;曾幾何時,電視媒體滾動報道著關(guān)于“大學生跳樓事件”。殊不知,90后的大學生正如細水長流的泉眼一樣,緩緩醞釀著骨子里那杯奮斗的美酒,正發(fā)出著“超越80后”的時代強音,響應(yīng)著祖國和時代的召喚。
  90后的大學生,少了一份傲慢、偏激,多了一份自信、理智。在強手如林的大學校園,90后的大學生們并未顯示出半點畏懼和懈怠?!俺跎俨慌禄ⅰ笔?0后的真實寫照。在90后大學生眼中,你看不出絲毫的怯懦,更多的是執(zhí)著,是自信。
  90后的大學生,少了一份怪癖、孤傲,多了一份成熟、熱情。大一校園里,校園里再也不會有韓流、寒流過境,也少有瓊瑤的浪漫、古龍的驚險,更多的是以洪戰(zhàn)輝為榜樣的強者、以劉翔為偶像的雛鷹。90后的夢想,飛得更高!
  90后的大學生,少了一份懦弱、沖動,多了一份勇敢、冷靜。90后的電腦里少了一些周杰倫、蔡依林,多了一些photo-shop、3dmax、AutoCAD,-少了一些CS、魔獸,多了一些瘋狂英語、文學著作,走在校園里,你聽到的大多數(shù)是關(guān)于學習、未來的話題,而少有關(guān)于肯德基、麥當勞念叨。
  剛踏入大學校門的我們———90后的起筆,拾起了曾被忽略的重要財富。我們有理由相信,由我們這樣優(yōu)秀的起筆,定會繼往開來,在求學的路上踽踽篤行,在成功的路上奮勇開拓。(實習記者 袁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