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與劉少奇 擦肩而過





  上世紀60 年代初,我以代培生的身份在東北林學院(現(xiàn)為東 北林業(yè)大學)林學系學習航空在林業(yè)上的應用專門化。這里記述的 是1961 年夏天,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為解決東北林區(qū)森林經(jīng)營方 向問題,在黑龍江林區(qū)作調(diào)查研究時,我曾三次都是差一點,沒能 目睹他光輝形象的故事。
1961 年7 月下旬,我隨林學系的十 幾位教師和62 級的百余名學生在東北 林學院的實習林場———帶嶺林場進行暑 假綜合實習,前后約半個月。
  實習的課程有造林學、森林保護學、 測樹學等。實習形式主要是外業(yè)(標準地) 調(diào)查,內(nèi)業(yè)整理資料,也間有課堂講授。
  一天上午,原定的日程安排全部打 亂,要求所有參加綜合實習的教師和學 生統(tǒng)一集中到大教室聽課。那天講的是 造林學和森林保護學。兩位青年教師輪 流上臺,一反45 分鐘一個學時的慣例, 取消了課間休息,拉了個通場。
  三四個小時的聽講,熬不住的只好 自己出去方便。坐的時間長了,又不給課 間休息,總會有人聽不進去的。課堂上小 聲嘀咕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進進出出的 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在近4 個小時的聽課過程中,我也 曾去廁所方便過一次。我看見離大教室 不遠的森林鐵路軌道上??恐惠v嶄新 的火車機車。那輛機車是黑紅兩色的,十 分醒目,后面掛的幾節(jié)漆成深綠色的車 廂也是嶄新的。當時我沒有想得太多,更 沒有走近細看。印象最深的是車上的司 機戴著嶄新的白色紗線手套,與平時司 機們戴的黑的紗線手套太不一樣了。
  上午的課進行到12 點。我和大家一 樣,把筆記本送回寢室。那時的寢室是幾 十個人擠在一起的大房間,對面炕,中間 砌了一道“火墻”。當時,幾位平時最調(diào)皮 的男生坐在炕上,興高采烈地說個不停。 還有更多的男生炕上炕下圍著他們問個 不停、說個不停,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 興奮。我一打聽才知道,這幾位調(diào)皮鬼在 上課期間溜出教室,看見從林子里走出 一群人來,他們仔細一瞅,認出走在前面 的高高瘦瘦的長者竟然是國家主席劉少 奇。劉少奇在陪同人員的簇擁下上了那 輛停在鐵軌上的小火車。這幾名男生一 直看著火車開走,高興得不得了,再也無 心聽課了,干脆回到宿舍,天南地北地侃 起來。
  后來我們才知道,那天上大課,是校 方為避免圍觀的有意安排。負責綜合實 習的教師,也僅有極個別的人事先知道 有重要首長要來林場參觀,具體是誰并 不知道。
1961 年夏,我還是一名大學三年級 的學生。但作為代培生,我不僅要和同級 的學生一樣參加室內(nèi)外的調(diào)查作業(yè),還 要協(xié)助教測樹學的教師幫助學生掌握航 攝照片的森林判讀技術(shù)。
  一次,我同兩位教師去設在帶嶺鎮(zhèn) (現(xiàn)在叫伊春市)的東北林學院帶嶺分院 辦事。當時帶嶺是一個新興的森林工業(yè) 城鎮(zhèn),絕大多數(shù)房屋都很低矮,鎮(zhèn)上最好 的旅館就是東林帶嶺分院的招待所了。 我們?nèi)プ匀灰沧≡谀莾?。其實這個招待 所條件也很一般,多數(shù)房間都是大通鋪。 因為我們說身邊帶有航空攝影照片,屬 國家絕密資料,所里特意給我們安排了 一個三人間。
  第二天,我們在外面辦事,下午才回 招待所。剛到招待所門口,就見里面亂哄 哄的,服務員們忙著打掃室內(nèi)外的衛(wèi)生, 旅客們紛紛提著行李往外走。到了我們 所住的房間,見床上的被子、床單、褥子、 枕頭都被拖了下來堆在門口。我們的行 李也被放在走廊上,毛巾、牙刷被亂扔在 行李包上。我們生氣地指責服務員,問她 為什么要這樣,得到的回答是:這個招待 所有重要接待任務,原來的旅客都要轉(zhuǎn) 走。我們知道和這些服務員交涉也不會 有結(jié)果,就直接找到了招待所的負責人, 他更是忙得團團轉(zhuǎn)。他知道我們來自東 北林學院本部,口口聲聲說實在對不起, 說是上面指定要接待重要客人,他們只 好把全部客人轉(zhuǎn)走。
  那年頭的人都好說話,我們也沒有 再說什么,只告訴他不該把我們的行李 包扔在走廊上,包里有航攝照片,萬一丟 了誰也負不起責任。他又再次道歉,派人 陪我們把航攝照片寄存在分院保衛(wèi)科, 又帶我們?nèi)フ伊艘粋€稍微過得去的住處 湊合著對付一宿。
  次日上午,我們按約定的時間去保 衛(wèi)科取走航攝照片后,就返回了哈爾濱。 又過了幾天,結(jié)束了暑期實習的師生們 從帶嶺回來,從他們那兒我才知道,那天 是劉少奇主席來到帶嶺,要停下來作調(diào) 查研究,自然要使用當時條件最好的東 林帶嶺分院招待所了。又有說劉少奇主 席當時是住在專列上,招待所里住的僅 是隨行工作人員。不管怎么說,那天我們 雖然受到一些委屈,窩了一肚子火,但想 到是把住處讓出來供劉主席一行作林區(qū) 考察之用,意義更為重大,心里還是樂滋 滋的。
東北的學校都是寒假長、暑假短。那 次實習回來之后又過了幾天,日歷已經(jīng) 翻到了8 月初,學校的暑假開始了。我與 李泰燮、許天鈞兩位老師約定了日期到 陳霖生老師家里作客。那天早上,我到 李、許二人的宿舍樓找他們一起去陳老 師家,可是李泰燮說系里臨時通知上午 有接待任務要他參加,他讓我們先去陳 老師家,中午他自己過去。
  1961 年正是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最 嚴重的時期,陳老師為了那次的小聚費 了很大的功夫,貢獻了從他廣東老家寄 來的不少食品。但最為著名的“蘇布湯” (俄羅斯土豆牛肉湯)里卻僅有圓白菜、 西紅柿和土豆,缺了最核心的原料——— 牛肉。
  到了中午,李泰燮終于一臉喜色地 闖了進來。大家一邊忙著遞筷斟酒,一邊 埋怨他讓大家久等。他只嘻笑著不說話, 拿起杯子猛灌啤酒。想說,又裝作忍了又 忍的樣子,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報告:早 上系里通知他留在測樹學實驗室,說是 有重要領導人來參觀。上午10 點多,他 聽到外面的喧嘩聲,傳來消息說是劉少 奇主席來校視察。他不敢出去,但心里癢 癢的。又過了好久,他見到劉少奇主席在 校領導的陪同下,從二樓的測樹學實驗 室門口走過,上了三樓,他也跟了上去。 劉少奇主席重點參觀了森林保護教研組 的昆蟲標本室,指名要看“草筏子”(蜱的 一種)的標本,說這個東西不但吸血,還 傳播森林腦炎,危害很大,要學校好好研 究防治和消滅的辦法。劉主席在校區(qū)還 參觀了很多地方,出于安全的考慮,學校 沒有通知,但留在校內(nèi)的教師和學生知 道后都紛紛趕來,聚集在主樓前的廣場 里,在劉主席一行離開時熱烈鼓掌歡送, 場面十分壯觀而又秩序井然。
  大家聽了李泰燮的講述都由衷地高 興,舉起酒杯,為他參與接待劉少奇主 席,又親耳聽到劉主席的指示慶賀。那天 的聚會,我們玩得十分盡興,要說有一絲 遺憾,是我和許天鈞,他和我一樣,在帶 嶺實習林場、帶嶺分院招待所、在哈爾濱 學校本部,都是差一點兒就能親眼見到 劉少奇主席。
  這就是我1961 年夏天親身經(jīng)歷的 事。那年深秋,學校才正式傳達說,劉少 奇同志主動提出要抓林業(yè)問題,他親自 深入到東北林區(qū)調(diào)查研究,提出了著名 的“采育并舉,永續(xù)利用”的林業(yè)經(jīng)營方 針,為東北林區(qū)和全國林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后來有一幅著名的油畫《劉少奇主 席在東北林區(qū)》就是以此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 當時得到很高的評價。
  作者:胡光林(四川省新聞出版局退 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