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實踐隊伍正在行進
編者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出課堂、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了解社會,磨練意志、培養(yǎng)廣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勤奮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每年暑假,我校許多大學生都紛紛投身于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他們有艱辛、有汗水也有收獲。本報將選登一些有關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優(yōu)秀文章,以便和全校師生共同分享他們實踐過程中的苦與樂。
時間過得真快啊,半個月的“常德—韶山—井岡山暑期步行社會考察”一晃就過去了。實踐結束了,可腦海中很多思緒卻還停留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我們一行二十一個人從陌生到相識再到熟識,一路相伴走走停停,看看玩玩,經(jīng)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喝“十滴水”
第一天從常德出發(fā)去韶山并沒走路,所以覺得特別輕松。最最難忘的是八月九號,那是真正開始走的第二天,打算要從花明樓走到長沙。從早上五點睡眼惺忪地出發(fā)走到太陽高掛時的汗流浹背,這真的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不過幸好有伙伴們的陪伴,特別是暉雁、大叔、小彬。我和暉雁的體力差不多,所以一直相伴相隨。其實大叔和小彬要走得快一些,可能一起走要有趣些,所以一直和我們走在一起,一路吵吵鬧鬧、大聲唱歌。中途休息的時候,地面溫度已經(jīng)達到40多度,我們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結了一層白白的鹽漬??吹轿覀冇忻撍嫩E象,老黃(我們的帶隊老師黃向陽老師)說我們再走就要中暑了。于是一聲令下:每人一瓶“十滴水”。倘若一個人中暑倒下,那整個隊伍的速度都會被拖累,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喝??墒菃栴}又來了,誰都不愿意先喝,叫誰來做示范呢?大家苦中作樂起哄讓濤哥(老黃的兒子)第一個喝,在座的都是二十一二的成年人,但是卻讓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做示范,想想都有點于心不忍。這下老黃就為難了,讓濤哥喝呢,他不答應;不讓他喝呢,又不知道讓誰喝。無可奈何的他只能狠下心來對自己的親生骨肉下手了:
“來嘛,喝了,你又不是沒喝過。”
“我不喝,他們都不喝,為什么讓我喝?。俊?br> “因為你是爸爸的兒子!”
濤哥還是蠻聽話,最后還是拿起來喝了。都說虎父無犬子,這么小就懂得承擔和責任,真的很不錯??催^了鬧劇,所有的人都乖乖的接過“十滴水”喝了。我就慘了,第一次喝,吐得七葷八素,可是我們一天的行程任務還沒有完成,再累再難受還是要繼續(xù)行走。
三灣的南瓜餐一路舟車勞頓好不容易到了三灣,但這個革命圣地卻沒有好好地款待我們。下了車才發(fā)現(xiàn),在視力所及的范圍里就只有兩家農(nóng)舍改裝成的旅館。老黃說咨詢第一家的時候,他們的態(tài)度極度的不好,所以我們選擇第二家下榻。這樣我們二十一個人就不得不擠在四間雙標房里,特別不能忍受的是四間房居然只有兩間衛(wèi)生間。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學著適應環(huán)境。本著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的原則,我們搬一個床墊放在地上,鋪上席子,這樣一來,我們六個女生就有三張床了,還是可以睡得很好。而十一個男生就慘了,只能在地上打地鋪。因為是在農(nóng)村,也沒有什么菜可以吃,農(nóng)家老板屋后倒是有個菜園,但里面的菜少的可憐,而去縣城買菜又太遠,不太現(xiàn)實,所以我們晚餐只吃了南瓜??粗秊辰裉斓倪@種狀況,不由得想:當年紅軍在這里過得是怎樣的生活?“三灣改編”期間是革命歷史上最艱難的時間之一,那段時期人員傷亡嚴重,革命形勢嚴峻,各方面的條件極其地艱苦。當時的紅軍吃不飽穿不暖不說,后面還有國民黨的追兵。毛澤東就是在一個茅屋中點著一盞微弱的油燈和大家討論到天亮,“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等一些著名理論就這樣產(chǎn)生了。新學的手藝說起這次出去的收獲那就不得不說到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一個新手藝———穿泡。如果腳上打泡了還走路,泡很容易被磨破,那就會很疼。我們基本上每天要走二、三十里的路,這對承擔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的腳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很多同學的腳第一天就鬧情緒———打了泡。老黃常常會在晚上休息之前來挨個檢查,如果有泡就幫我們用針把泡穿破,再用頭發(fā)打個結,這樣不會很痛而且好得快。偶然有一次,老黃幫我穿泡的時候有一個沒有檢查出來,而他這時已經(jīng)睡覺了,所以我就自己嘗試著去穿,沒想到一穿就學會了。后來就慢慢地嘗試幫其他同學穿泡,心想總算可以為老黃減輕一下負擔了。他白天背著一個二十多斤的包行走,一直在在隊伍的后面斷后;晚上又挨個的幫我們穿泡。能為他做點事,我感到很高興。
我們就這樣在行走中一點一滴地收獲,在行走中慢慢地成長。這一段時間的點點滴滴都將會成為我大學生活中珍貴的回憶。 (文/楊 穎 圖/夏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