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法律文化的魅力通訊員 李少文

    “風雨一甲子,法治三十年?!卑殡S紀念恢復建立法學教育30周年和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期近一個月的第二屆“法律文化節(jié)”掀起了一股浪潮。通過競賽、學術、賞析3個板塊,開展了案例分析大賽、書評征文大賽、短劇表演和漫畫攝影說法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引導師生關注法律文化和法治建設。
    “律動我心”案例評析大賽,選手通過對經典案例抽絲剝繭的分析和現場辯論,形象地傳達法治精神的精髓。動力與機械學院的“外行”選手從道德和法律視角探究“許霆案”背后人性與正義的較量。法學院的兩名選手不約而同地選擇“城管案”,他們輪番剖析,從法學角度揭示當今城管的尷尬地位,“先天法律認可的遲到和后天制度補救的缺失,注定城管這個角色不僅僅是‘流浪兒’,更是永久的身份危機。”
    條分縷析的論述,熱情激昂的辯論,案例評析令觀眾既緊張又激動?,F場一名學生說:“案例分析將每個案件最深層的東西挖掘出來,充分展現了法律的博大、真實、嚴謹和選手的睿智?!?BR>    活動吸引近千名法學學子參加。由法學院不同年級學生參與的“律意盎然”短劇大賽,歷時10多天,引起了眾多師生關注。法律短劇這一創(chuàng)新形式,挖掘法律文化與法治建設中蘊含的哲理和美,一幕幕精彩好戲給大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和深入的思索。2007級法學5班學生表演的精彩劇目《“躲貓貓”》,結合全國關注的“李喬明事件”,深刻再現了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揭示了其蘊含的法律難題和法治悲哀情緒。“短劇排演既增強了我們的凝聚力,也宣傳了我們的法律文化理念和法治思想?!毖輪T樊俊動情地說。
    充滿學術氛圍的“律筆春秋”法律書評大賽、法治講座等學術活動,充分調動起大學生參與法治探討的熱情?!拔幕?jié)不僅是法律文化直觀的表達,也是法律文化內在的探索?;顒硬粌H創(chuàng)新了法治建設成就的外觀表現形式,而且也在積極探索和研究法治建設下一步的路徑。”法學院一位老師說。
    “法律文化節(jié)向全校師生展示了法律的特質,讓我們得到了一次完整而獨特的法治宣傳教育?!币晃粚W生觀眾表示,將會更加關注法治建設和學校的法學教育。
    “法律文化是社會對于公平、正義的追求,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精神。法律文化節(jié)的舉辦,法治文化的弘揚是每一個法院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狈▽W院副院長馮果教授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