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師有約"> __">
電子報
電子報

編者按:轉(zhuǎn)眼我們又將迎來一個漫長的暑假,小編們在忙于考試的閑暇之際已經(jīng)在暗自策劃出行計劃了,相信同學們也早已蠢蠢欲動了吧!在這里,小編預祝大家過個愉快安全的假期!在酷夏中渡過一次清爽的心靈之旅。
何老師有約


  >_<:何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學生會成員,在工作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團隊合作帶來的工作喜悅。對工作我們每個成員都一絲不茍,活動中哪怕是細小的失誤都會讓我覺得有遺憾。我們不斷改正,但每次都會有新的問題產(chǎn)生,為什么就做不到圓滿呢?是不是我太欠缺鍛煉了呢?每次活動后懊惱的情緒總纏繞著我揮之不去?!蒧∩: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每次活動你都一絲不茍的準備,但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小失誤,讓你覺得不夠圓滿,從而產(chǎn)生懊惱的情緒,我能體會你這種感受。先讓我舉一個心理學上常見的現(xiàn)象吧,如果兩個人個性不同,則對擺在他們面前同樣的半杯水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內(nèi)心體驗?;磉_、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人會認為,這非常好,我有半杯水可以喝,于是感到非常高興;相反,較真、悲觀、斤斤計較、追求完美的人會認為,怎么才半杯水,要是一杯水該多好,甚至會想:那半杯水到哪去了?于是,導致心情不好,產(chǎn)生一種失落感。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美好的理想和向往,正如你一樣,你希望活動能十全十美,但當現(xiàn)實情況沒有達到這一標準,便會產(chǎn)生心煩甚至情緒低沉、自卑、不快樂,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不要對別人要求太高,更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不然就會感到生活的壓力太大。而對自己要求過高,對自己就永遠沒有滿足,那樣你的心就永遠不會有快樂的時候。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呢?首先,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學會知足常樂。只要曾經(jīng)努力了,即使失敗,也不要過于自責與懊悔。其次,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在合適的時候進行自我激勵,對自己肯定一下。最后,需實事求是,不過分地追求完美。做事不必過度苛求,如果凡事都追求完美,鉆牛角尖,對什么都感到不滿意,這樣就會感到理想的自我和現(xiàn)實的自我差距很大,差距越大,失落感就越大,煩惱也就越多。
  壓力是我們自己施加的,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過高,才會感到生活的不美好,讓煩惱困擾著我們。但是態(tài)度是可以改變的,我們應該去接受不完美,享受真正的輕松自由。▲
>_<:何老師:您好!我已是即將要離開校園的人,面對青蔥校園我戀戀不舍但又無法不離開。讓我痛苦的是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工作,感覺背負著好大的壓力,這讓我很是煩躁。從校園到社會人的過渡期我該怎么平衡心態(tài)呢?最后感謝“何老師有約”陪我走過的心歷路程!∩_∩:首先,我感到很欣慰,“何老師有約”能一路陪伴你走到了畢業(yè)時分,但同時,我也很為你擔心,因為即將畢業(yè),你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你的心情一定很焦慮和煩躁吧。
  記得有一句話是:“畢業(yè)等于失業(yè)”。的確,隨著這幾年大學的連續(xù)擴招,大學畢業(yè)生從學校鋪天蓋地涌向社會,“畢業(yè)等于失業(yè)”已成為我們社會一個不能忽視的大問題。鑒于你到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工作的現(xiàn)實,所以我給出的建議是,先找一份更適合自己發(fā)展,能累積到很多實踐經(jīng)驗的基層工作,有了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再去尋找更理想的工作,或是在原有崗位往更高的崗位發(fā)展,那么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首先是我想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興趣愛好,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職業(yè)中,哪些是自己非常樂意去從事的。其次是我能做什么。有時候喜歡的未必是自己有能力去勝任的,尤其對于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應屆生而言,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必須客觀判斷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勝任社會上的具體崗位。最后是市場要什么。這個是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對應的崗位需求是大不一樣的。了解社會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徑,就是經(jīng)常翻閱當?shù)刂髁鳈?quán)威的招聘報紙或是瀏覽當?shù)乇容^著名的人才招聘網(wǎng)站。另外,千萬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現(xiàn)場交流會,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除了能了解崗位需求之外,還有在現(xiàn)場與用人單位面對面的交流和接觸,對于了解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試、溝通等經(jīng)驗是非常有幫助的。
  至于從校園到社會人的過渡期該怎么平衡心態(tài),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再把自己當成學生了,學會自立、自強,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社會適應能力。然后就是要和同事搞好人際關(guān)系,社會不像學校是個小圈圈,面臨的人和事就多了,要學會靈活處事,廣結(jié)朋友。另外,還要有責任心和吃苦的準備,畢竟進入社會,你該承擔起個人的生存來源。有幾年社會經(jīng)歷和感悟后,又要承擔起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傊@人到社會人的轉(zhuǎn)變就是一個承擔責任的升華,是你人生道路上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