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讓青春更美麗">
電子報
電子報

有人說,我們是搭建友誼的橋梁;有人說,我們是文化傳播的使者。其實,我們只是千萬‘80后’中普通的一員。泰國支教的點滴,匯聚成了最美的音符……
支教讓青春更美麗





  春回大地,鳥兒在爬滿綠意的枝頭齊鳴,海外漢語教師志愿者如期歸來。
  當我成為一名海外漢語志愿者,當我回到祖國邁出第一步時,一種莫名而強烈的感動襲上心頭,這份感動五味陳雜,有辛酸苦楚,也有幸福與快樂……回首去年鳳凰花開之時,我們一行22人,帶著青春的熱情,斗志昂揚地帶著祖國的使命,帶著學校領導、老師的諄諄教誨,帶著父母親朋的叮嚀和囑咐,踏上了異國漢語志愿教學之路。我們以青年志愿者的名義,傳播中國文化,溝通中泰友誼為己任,在泰國施展我們的美好青春。
  但是,事實上,赴任之初,豪言壯語不再被人提起,撲面而來的是“嚴酷”的現(xiàn)實。炎熱的氣候,簡陋的住宿條件,到處爬行的昆蟲,個人獨自生活,經濟困難;沉重的課程安排,不熟悉的語言,調皮的學生……各種困難林林總總,有時確實讓人招架不住,作為隊長的我也常常收到求助和抱怨,但是從沒有一個隊員氣餒過,放棄過。有了問題,大家互相鼓勵支持,共同想辦法解決;此外泰國老師們的熱情幫助,也為我們解決了不少難題,短短一個月,我們適應了當?shù)氐纳睢?br>  適應泰國生活后,我們很快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了教學上。泰國的中文教學和國內的教學很不一樣,在這教中文不能只教課本知識,還要開展各種中文活動,教孩子們中華才藝:剪紙、書法、唱歌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還要求會舞蹈,這讓一些男隊員有點吃不消,但是照著CD,一招一式地學,然后教給學生,還是圓滿地完成了這些任務。
  為了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我們努力學習泰國的語言文化,盡量減少語言不同帶來的溝通障礙。我們也慢慢地習慣了泰國人的慢性子、學生遲到懶散的現(xiàn)象。學會了如何與泰國人相處,如何上好一堂漢語課,如何在陌生的國度快樂地生活。
  我們是中國志愿者,代表的是中國的形象,在泰支教活動其實也是一種外交活動。我們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泰國人以熱情友好著稱,確實不假,學校老師每次出游也都會帶上我們,邀請我們到家里做客,并非常熱心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我們在和泰國人交往的時候也注意尊重泰國人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同時也時刻維護自己祖國的形象與尊嚴。當遇到泰國人對中國人產生誤解和偏見的時候,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挺身而出”,告訴他們中國的真實情況。在國外,每個人都強烈地熱愛著祖國。
  在泰國經歷了困難的磨練,也收獲著友誼和快樂。最終辛勤的工作和努力,贏得了學校的肯定和尊重。當我們學會了與泰國人相處的時候,我的支教生活隨之變得多姿多彩。學習泰國人“寓教于樂,寓樂于教”的教學方法,使得我們的教學內容也豐富起來、教學技巧也趨于多樣化。我的適應能力和自信讓我享受著生活的回報,品味著教學過程中的各個小小的成功和喜悅。領悟生活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充實的過程。如今,“你好、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等中文詞句,已經出現(xiàn)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走在校園里,不時會冷不丁地遭受一句“我愛你”的“襲擊”。換成是你也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當離別之時,學生們獻給我的一曲中文歌,讓我感動萬分。
  邁出這一步,是我們欣慰的一步,一年來的辛酸苦辣,都已經甩在身后,留下的是我們青春奉獻的足跡。我們謹記“誠毅”校訓,“誠以待人,毅于處事”是我們處事待人的原則,以校主陳嘉庚先生為榜樣,兢兢業(yè)業(yè),實現(xiàn)出征前“努力做一名令人稱贊的中國人、一名盡職盡責的漢語教師、一名樂于奉獻的志愿者”的三大誓言。
  我們是“80后”新一代的志愿者,志愿奉獻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即使是天涯海角,異國他鄉(xiāng),也能讓青春閃耀光芒?;蛟S是對漢語志愿事業(yè)的熱愛,抑或是對泰國這片神奇土地的眷戀,我們當中有12名隊員選擇了重返,他們將和新一批的赴泰漢語志愿者一起續(xù)寫支教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