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讓汶川告訴玉樹


  公元2010年4月21日,中國又一次舉國哀悼。這是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來,我國第二次為在自然災害中罹難的同胞舉行的全國性哀悼活動。
  這一切都似曾相識,國旗低垂,汽笛長鳴,悲痛又一次這樣聲勢浩大地襲來。七天前也許他正要回家,為兒子過一個難忘的生日,那一天地動山搖;七天前也許她正要穿上婚紗,那一天山河破碎;七天前也許這只是一個高原的小縣城平常無奇的日子,那一天無數的生命垂危。
  我靜靜地佇立著,緬懷那些不幸遇難的同胞。
  我們的痛來不及散盡,就只能自己忍著,因為4000多米的高原上我們那血濃于水的親人正等待我們的救援。玉樹的同胞們,你們不要怕,也不用怕,命運雖然太過殘酷,但親人不會拋棄你們,你們的身后有著不可復制的13億,這個民族歷經磨難卻愈挫愈勇,她在第一時間用溫暖而有力的雙手撫摸受驚的大地。
  震后第一時間,正在國外訪問的胡錦濤總書記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之后又作出提前回國的決定。溫家寶總理推遲了對三個國家的正式訪問,迅速前往災區(qū)指導救災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都迅速采取行動,信心和力量瞬時間充滿了每個人的心里。絕望的心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因為13億同呼吸共命運的中華兒女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無敵的神話。
  大地震可以摧毀房屋、樹木、城市和無數鮮活的生命,但摧毀不了生的意志,摧毀不了愛的靈魂,讓汶川告訴玉樹,愛在人間,我們不怕。
  “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胡錦濤總書記在玉樹孤兒學校新建的活動教室黑板上這樣寫道。中國人民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以人為本的中國,永遠是人民最堅定、最強有力的保護者。在災難面前,中國政府面對祖國的召喚及時作出了反應。玉樹地震后不久,廢墟上便支起了一頂頂救災帳篷,活動板房里也傳來復課孩子們的朗朗書聲。這一切,也是我們國家走向強大的希望。
  讓汶川告訴玉樹,我們的子弟兵就是你的兒子,你的丈夫,你的兄弟姐妹。他們不會說豪言壯語,他們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有時也會落淚,但看著他們汗水浸透,你明白了,我也明白了,整個中國都明白了。愛的力量堅如鋼鐵,柔韌無比,地震震不碎,洪水沖不垮,黑暗更是淹沒不了。整整一天,他們沒有喝一口水,也沒有吃一口飯,他們只是想著“讓我再多救一個,哪怕只是一個!”。他們用雙手去挖,即使雙手已經血肉模糊,他們用透支的身體苦苦支撐,哪怕下一秒就會倒下。然而一批一批的志愿者頂了上去,愛的接力沒有遺漏,高原反應劇烈的他們只知道:救援,永不言棄!
  淚水總是在不經意間滑落,為我不幸遇難的同胞,亦為我那累垮的親人。
  讓汶川告訴玉樹,希望永遠存在,玉樹不哭,中國堅強。只要降生在這片土地,我們就血脈相連,每一個生命都彌足珍貴,哪怕你遠離生的希望,也定要讓你回到愛的懷抱。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堅持下去,決不放棄。溫總理的鼓勵,激勵著無數個幾乎絕望的心。在格薩爾廣場,經幡高懸,哈達飄動,我們莊嚴肅穆地緬懷逝者,生死相依,不離不棄。
  小趙向記者回憶起第一個成功的施救:“那是一個七歲的藏族男孩和他的外婆。我們都歡呼起來,有一種勝利的感覺。當救出的藏族同胞用大拇指向我們表示感謝,并且緊緊握住我們的手時,我們特別激動?!薄般氪?,挺??!中國,加油!”兩年前的這句呼喚鼓舞著整個華夏兒女,今天雖然我們不得不懷著悲痛的心再一次呼吁“玉樹,不哭!中國,加油!”,但家園終得重建,在悲痛中我們凝聚不屈的力量。
  以生命的名義,讓我們堅強起來;以愛的名義,我們心系玉樹;讓逝者安息,讓生者堅強。
  當災難瞬時間降臨,億萬華夏兒女用愛與溫情樹立起一道堅實的墻,讓汶川告訴玉樹,我們不怕,一切的災難都將過去,一切希望都在前方。
  玉樹不哭,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