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校園文明創(chuàng)建,源于點滴小事


  近期,校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的“課桌文化清理”活動、大學生勤工助學中心和后勤集團聯合主辦的“餐具回收活動”在各組織方的安排下、領導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那些在我們學習與生活中不起眼的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的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一、“我更喜歡干凈的課桌”
  校志愿者協會(以下簡稱志協)每年都會主辦“課桌文化清理”活動,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的活動由“小范圍、只由校青協成員參與”,發(fā)展成“大規(guī)模、與各院系分團委學生會以及院系青協攜手開展”,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
  有些同學表示“課桌文化”是一種表現自己個性的方式,但大部分接受采訪的同學并不贊成這種行為。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張夢夢告訴記者:“相比于被同學們亂涂亂畫的課桌,我更喜歡干凈的課桌!”廣告08級的郭同學也說道:“有時上課的時候不自覺就會想關注桌子上寫了什么,會影響聽課的效率?!?br>  對于“課桌文化”,我校講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王昕老師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所接觸到最早的‘課桌文化’是魯迅先生所刻的‘早’字,今天的大學生們群起而效之,除了催人反省的警句格言,更多的是不倫不類的打油詩,甚至是低俗無聊的圖畫。這種‘課桌文化’卻與我們所提倡的社會公德中‘愛護公物’不相符。”采訪最后王老師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大學生應當自覺培養(yǎng)公德意識,拒絕課桌文化?!?br>  校青協活動部部長別覓同學表示,這次活動旨在喚起大家愛護公物的意識,號召同學們拒絕“課桌文化”。保持課桌的整潔不能只依靠這些志愿者,更需要同學們的參與配合,自主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食堂工作人員:“這樣我們的工作也輕松了”
  在舉行“碗筷回收”活動之前,大學生勤工助學中心就在食堂組織過秩保隊,維持同學們在買飯時的排隊秩序。
  排隊現象有所好轉之后,他們把工作重心轉向碗筷回收,這次和后勤集團聯合主辦為期一個月的“碗筷回收”活動。
  勤工助學中心組織部部長呂倩同學表示,陽光校區(qū)二食堂從開始就有工作人員監(jiān)督回收碗筷,同學們基本都已經養(yǎng)成了自覺的習慣,此次活動主要在陽光校區(qū)學生一食堂進行?;顒觾热莅?在陽光校區(qū)一食堂懸掛橫幅、放置宣傳板、提供13個崗位給勤工助學的同學們,由他們來督促和提醒同學們自覺回收碗筷等。呂倩說:“我們希望把這個活動一直做下去,直到同學們養(yǎng)成自覺把碗筷送到回收處的好習慣為止?!?br>  食堂負責人黃經理告訴我們,舉辦這個活動不僅僅是為了減少他們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提醒廣大同學文明就餐,營造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黃經理呼吁,不管有沒有老師和同學督促和提醒,同學們都應該自覺回放碗筷。
  一食堂保潔人員陳阿姨高興的向我們講到,在一段時間的監(jiān)督下,大多數同學都能夠主動的回放碗筷,我們的工作也輕松了許多。
  三、“花樣”熱水瓶:“別碰我,我害羞”
  在開水房前放置著各種各樣的熱水瓶,仔細觀察,大家可能就會發(fā)現熱水瓶上極具個性化的語言,大部分水瓶都用修正液或者馬克筆寫上了宿舍號和姓名,還有一些寫上了“別碰我,我害羞”、“有毒,勿靠近”、“陌生人,別拿錯了”等話語。測控08級崔同學的話為我們說明了這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形成的原因:“為了方便,我沒有在水瓶上做記號,丟了四個水瓶后,我開始在水瓶上做記號?!痹谖覀儾稍L的同學中,20%的同學丟失過水瓶,其中高年級同學開水瓶的丟失率較高。
  據采訪,熱水瓶失竊現象產生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第一,錯把別人的瓶當自己的提走。會計09級的白琳同學說,開學沒多久就丟了一個水瓶。她認為丟失原因是自己沒有做明確的標記,而同一款的水瓶太多,別的同學拿錯了。第二,自己忘了打水,順手牽一瓶回去用。大四的一位劉同學告訴我們這樣的現象在男生中比較容易出現,天氣冷,自己又沒有打水,就在開水房門口隨便拎一個有水的回去用。第三,自己的熱水瓶被盜,拿一瓶別人的用。
  偷盜熱水瓶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極大影響了同學們的正常生活。記者在這里提醒同學們在自己的瓶上做好記號,同時盡量不要把水瓶放置在水房門口過久,以免被盜。
  四、安全出行,杜絕“黑面的”
  大學是一方教書育人的樂土,它應該是寧靜清幽的,而非嘈雜,喧囂的,一個好的環(huán)境有利于大家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校園內的交通秩序、師生的安全出行等不可忽視。
  武漢市在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中,明令禁止“黑面的”載客營運。主市區(qū)監(jiān)管很嚴、打擊力度很大,于是,一大批“黑面的”涌入了郊區(qū)。據了解,江夏區(qū)約有千余輛“黑面的”,這些“黑面的”沒有營運執(zhí)照,乘坐安全得不到保障。學校保衛(wèi)處治安綜合科科長周立在談到如何管理學校車輛出入的問題時,介紹道:“在南湖校區(qū),學校已經實行了《車輛準入制度》,而且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陽光校區(qū)保衛(wèi)處正在積極與江夏公安局交警部門協商,準備今后憑借學校電子監(jiān)視系統的取證對隨意出入校園“違法載客營運”的“黑面的”實施收繳駕駛證的處罰,以此來遏制“黑面的違法載客營運猖獗”的問題。
  “黑面的非常的不安全,而且司機在校園內大聲的拉客,影響校容校貌”,其實,我們學校有一定數量的校車和“一元電瓶巴士”,校外有901路公交車,出行也算是比較方便,國貿091班的楊芳同學這樣說道。電信學院陳夢捷同學說:“黑面的司機為了賺錢,位客很多、乘坐擁擠不堪,加之速度比較快,也不安全,而且價格也比較貴。而坐校車不僅安全舒適,出行也比較方便?!?br>  后記:從采訪結束后,我們可以發(fā)現,這些在大家眼里的一些小問題恰恰是我們的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不能忽略的細節(jié)??鬃诱f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蔽拿鲃?chuàng)建是我們全校師生每個人的責任,是我們每天的責任,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記者馬瑾珂丁銀艷 見習記者 嚴恬 宋悅 韓小滿陳麗華華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