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6

7

8

9

10

11

13

14

15

20

21

23

17

28

29

24
1、我校以優(yōu)異成績順利通過本科教學評估10月15-19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按照教育部要求,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全面評估。專家們聽取了校長楊樺關于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情況的匯報,并以走訪院系和相關部門、聽課看課、考察辦學設施和條件、召開不同層次不同人員座談會、調閱本科教學教學文件、考察實習基地、查看早操、學生活動、進行專業(yè)技能測試等方式,全方位評估我校本科教學工作,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給出全優(yōu)的成績。2、我校在北京市高校黨建評估工作中獲得優(yōu)秀9月24-25日,我校接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達標驗收檢查。檢查組通過審閱材料,與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部黨政領導以及教研室黨支部書記、黨員座談會,考察學校建設,觀看我校學生特色體育表演等。對我校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獲得優(yōu)秀。
3、學校勝利召開第十一次黨代會1月16-17日,我校召開第十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楊樺代表第十屆黨委所作的工作報告,選舉了新一屆黨委委員21人、紀委委員7人。
4、全校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熱潮校黨委下發(fā)《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學校上下緊密結合鞏固“兩個評估”成果,結合學校近年來的跨越式發(fā)展,結合單位和部門工作,采取多種方式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
5、“211工程”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教育部2007年重點學科評審中,我校體育學被認定為一級學科(含全部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成為唯一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高等院校,加速了我校建設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進程。
6、國務委員陳至立來我校視察6月30日,國務委員陳至立率六部委領導來我校視察,期間參觀了我校奧運基地建設工程、2008年奧運會訓練場館改造工程和科學研究中心,對我校辦學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肯定。
7、我校被授予“北京奧運培訓基地”
4月14日,北京奧組委授予我校“北京奧運培訓基地”。學校承擔了北京奧組委、北京奧運培訓工作協(xié)調領導小組等多項奧運培訓任務,并向上述機構推薦奧運培訓顧問、培訓專家、教育工作專家、宣講團專家等人員40余人。
8.*學校成功舉辦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以“體育科技與和諧社會”為主題的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于10月24-26日在我校舉行,與會領導、專家學者1600多人通過“大會報告”、“專題報告”、“墻報交流”、“書面交流”四種方式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大會還舉辦了體育科技產品、體育科技圖書展和2008奧運會科普活動。
9.*2007’全球教練員大會在我校舉行8月30日-9月3日,2007’國際教練教育委員會全球教練員大會在我校隆重召開。大會集全球教練員大會、第二屆國際教練教育委員會亞洲區(qū)教練研討會、2007’中國教練研討會“三會合一”。大會促進了中外教練員的廣泛接觸和相互學習,并向世界推出了中國教練員培訓體系。
10.*2007“奧林匹克日長跑”活動在我校舉行6月23日,我校承辦2007年“奧林匹克日長跑”活動,三千多名體育愛好者共同慶祝國際奧委會的誕生日,中國奧委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胡家燕,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盛志國,我校黨委書記、校長楊樺等校領導出席儀式。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雅克·羅格先生發(fā)來賀信。
11.*中國首屆博士后奧運論壇在我校成功舉辦以“匯聚學科精華,奉獻北京奧運”為主題的“中國博士后奧運論壇暨第一屆中國博士后體育論壇”于2007年12月21日在我校隆重召開。論壇共收集到不同學科論文80余篇,其中40名博士后分別做了以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奧運相關研究”為主題的分會場專題報告。
12.*《運動心理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教材我校張力為、毛志雄教授主編的《運動心理學》教材被評為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精品教材,這是全國218項精品教材中唯一一項體育學科教材。
13.*訓練競賽成績優(yōu)異我校競技備戰(zhàn)08奧運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在07年的一系列好運北京測試賽中,跆拳道、藝術體操、摔跤、舉重等項目的部分運動員獲得08奧運會入場券。
2007年,我校訓練競賽成績優(yōu)異。第24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獲5金8銀4銅;第2屆亞洲室內運動會獲4金2銀1銅;亞洲體育舞蹈大賽獲1金1銀;亞洲青年武術錦標賽包攬了12項冠軍;健美操項目實現了三大賽事的大滿貫,跨入了世界水;第8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獲4金3銀,破一項全國大學生紀錄;全國單項錦標賽與全國大學生單項錦標賽上獲25金25銀18銅;全國體育院校比賽獲27金16銀12銅。
14.*科研服務奧運成果突出學校承擔總局奧運攻關課題30余項,課題經費達460多萬元,還承擔了國家游泳隊、賽艇隊、田徑隊等多支備戰(zhàn)隊伍的科技攻關和服務工作。學校的教學實驗中心、科學研究中心成立,科研實力進一步增強。學校承擔了國家運動隊理想信念教育重大課題,編寫出《國家隊運動員勵志教育》系列教材和《備戰(zhàn)奧運》系列叢書,組成宣講團在各運動項目國家隊宣講,受到廣泛歡迎。
15、奧運會志愿者工作全面展開全年共有1650名學生參加21項“好運北京”測試賽志愿服務工作。學校將有5000余名學生成為奧運會的志愿者參加08奧運志愿服務。學校還承擔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部分演員的選拔和培訓工作,300名標兵引導員在我校產生,還有部分學生分別參與了奧運會開幕式《飛天》、輪滑、太極拳等節(jié)目的排練,在閉幕式的大型團體操表演中也將出現我校800名學生的身影。
16.*學校08奧運訓練場館改造建設完工截至年底,學校08奧運訓練場館改造工程除游泳館外,其他6個場館已全面竣工,改造建設總建筑面積46000多平方米,總投資為4675萬元。
17、國家隊訓練基地全面竣工體能訓練與身體機能恢復研究中心已運營半年多,教練員、裁判員教育樓、田徑訓練中心、綜合訓練館和運動員公寓、餐廳、輔助訓練館即將投入使用。我校國家隊訓練基地項目總投資8.55億元,總建筑規(guī)模7.5萬平方米,2004年2月成立項目部開始建設組織管理工作。目前,全部項目按照奧建辦要求如期完工,全面實現了質量、工期、安全、功能、成本“五統(tǒng)一”的目標。
18、培訓中心(奧運人才培訓)國家體育總局干部培訓中心2007年培訓共完成了18項培訓任務,總人數為857人。其中直接為國家隊備戰(zhàn)奧運服務的培訓項目若干,培訓人數為182人,為加強國家隊教練員、隊醫(yī)、科研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科學訓練、科學管理、科學執(zhí)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19.*管理學院喜迎二十周年華誕12月23日,我校管理學院舉行學院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來自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奧組委、省市體育局以及全國各地的兩百多名管理學院院友濟濟一堂、共享盛典。此外學院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系列慶?;顒?。
20.*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加頻繁深入學校2007年接待國際和港澳地區(qū)來賓達62個國家和地區(qū),共260批次3659人次。出訪38個國家和地區(qū),231人次。學校與新西蘭維特利亞國立理工學院、瑞士馬戈林根體育學院、肯尼亞莫伊大學、俄羅斯太平洋國立經濟大學、越南峴港第三體育大學正式簽署合作交流意向協(xié)議。
21.*和挪威合建特色孔子學院8月29日,我校與挪威卑爾根高等學院共同開辦的孔子學院在挪威卑爾根宣告成立。這不僅是挪威第一所孔子學院,也是中國高等體育院校第一次承擔舉辦孔子學院的辦學任務。卑爾根孔子學院將開設漢語教學課程,舉辦中國文化研討會,介紹中國書法、哲學、音樂、中醫(yī)和武術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
22、成功申請“111計劃”引智項目10月26日,我校申報的“111引智計劃”《運動人體科學與競技體育訓練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項目正式得到立項批準,這對促進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全面提升學校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推動學校追求卓越,實現跨越式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23、我校首次參展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5月17-20日,我校首次參加在成都舉行的第20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博覽會共設9個展館,我校展臺在國家體育總局資源推介展區(qū)的一號展館,受到參會者關注。
24、校園文化建設碩果累累學校啟動了新一輪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一批優(yōu)秀雕塑作品和書法、攝影作品、LED大屏幕和櫥窗等成為校園新的人文景觀。學校開展了新校訓、校歌及校園歌曲的征集活動,制作了新的校史館、宣傳片和宣傳畫冊。體育藝術團茁壯成長并且在本科教學評估成果展示會上奉獻了精彩表演。校園內各種社團和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博士論壇”、“傳媒之聲”、“管院講壇”等講座形成了品牌,有力地促進了校風、學風及和諧校園建設。
25、全國民運會上我校被授予突出貢獻獎第八屆全國民運會上,我校組隊及選送的運動員共獲得了3金3銀2銅以及表演項目的銀獎,學校被授予突出貢獻獎,我校中國彈弓術隊被授予了特殊貢獻獎。
26、紀委監(jiān)察審計處獲國家體育總局黨組表彰經學校黨委推薦,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批準,我校紀委監(jiān)察審計處被評為“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系統(tǒng)紀檢監(jiān)察工作先進集體”。
27、高敏·奧康獎學金在我校設立8月23日,高敏·奧康———北京體育大學“貧困地區(qū)體育支教”獎學金成立儀式在我校舉行,奧運冠軍高敏與奧康集團共同將20萬元現金支票贈予學校。
28、學校進一步推進民心凝聚工程學校進一步推進民心凝聚工程,教職工開始分批次喜遷新居,同時學校教職工文化活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解決教職工福利方面又向前邁出一步。
29、新建配電室為學校發(fā)展提供能源保障9月26日,我校電增容發(fā)電一次成功,這次發(fā)電成功使我校供電能力從之前的7200多千伏安增加到了18460千伏安。工程包括新建總配電室、分配電室和箱式變壓器等外圍工程。該工程不僅保障了國家隊訓練基地及近兩年新建場館的正常運行,而且對學校長遠建設留出了很大的發(fā)展空間。目前校園供電能力在京內高校中名列前茅。(文/校報編輯部 圖/劉 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