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智雙扶,做好做實“第一書記”工作
近日,按照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扶貧開發(fā)辦公室《關于做好從市屬單位增派貧困村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經過干部自愿報名、組織嚴格選拔、黨委研究決定,學校選派劉景剛、舒強、田帥輝三位同志到城口縣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至此,學校共選派4名干部到脫貧攻堅一線開展扶貧工作。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成立黨委書記、校長為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建立黨政領導、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校扶貧辦落實專人具體負責扶貧工作,就扶貧干部的各項條件進行保障,解決其工作后顧之憂。學校充分發(fā)揮學科、技術和人才優(yōu)勢,多措并舉幫扶城口縣貧困村,在人、財、物方面給予支持。
3月11日,在城口縣貧困村第一書記座談會上,劉景剛同志作為新增派第一書記代表作了表態(tài)發(fā)言,表示一定不會辜負組織信任和重托,一定會按要求圓滿完成2年的駐村扶貧工作,用實際行動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我校派出的王小運同志自2017年9月7日進入雞鳴鄉(xiāng)祝樂村開始第一書記工作,在市委經信扶貧集團駐鄉(xiāng)工作隊、鄉(xiāng)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落實城口縣縣委縣政府關于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的要求,提出“一二三”工作法(建設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黨支部,圍繞以群眾為中心和發(fā)展村級集體經濟兩項重點任務,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三項難題),落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根本任務。
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全體黨員的政治自覺。習近平總書記說,“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按照上級黨委要求抓好黨的建設,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是黨支部戰(zhàn)斗力的體現(xiàn)。抓好黨支部建設,就是要抓好三會一課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全年祝樂村共開展組織生活12,次,其中4,次是在村基礎設施施工現(xiàn)場開展,開展1,次黨員民主評議,2,次“黨建促脫貧”專題推進會,用農村黨員聽得懂的話講好黨課,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入腦入心,變成行動自覺;組建“祝樂村網上黨支部工作微信群”,相關工作公開透明;全村黨員家庭門口掛牌“共產黨員之家”,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做好思想工作,保障村支兩委工作隊伍的穩(wěn)定,努力解決班子軟弱渙散、工作不在狀態(tài)等問題,不斷提高村黨支部組織力。
二是要堅持群眾路線。扶貧工作,本質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做好扶貧工作就是要做好群眾工作。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站穩(wěn)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集中群眾智慧、體現(xiàn)群眾意愿。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祝樂村改進工作方法,由過去“臺上講、臺下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轉變?yōu)樯钊爰壹覒魬?,引導村支部和黨員干部站穩(wěn)群眾立場,把思想工作做到每個村民的心坎上;我們爭取老黨員的支持,挨家挨戶做好群眾工作,妥善處理積累四年的外河壩征地款分配歷史問題,涉及125,戶、568,人,無一例上訪情況;用心理學的方法解決包括貧困戶在內的各種訴求35,次,維護了安全穩(wěn)定的大好局面,保障了脫貧攻堅的順利開展。
三是要依靠當地干部。過去兩年,本著“幫忙不添亂,建議不強求”的工作原則,尊重地方政府和村支兩委的主體作用,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祝樂村率先在全鄉(xiāng)建立第一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協(xié)調扶貧資金,精心選址尋找水源,流轉群眾土地、公開比選企業(yè)、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標準化大棚、香菇菌袋廠、干燥廠房、凍庫,香菇產業(yè)鏈初步建立。2018年產鮮菇6,萬斤,實現(xiàn)產值200,萬元。解決了70,人就業(yè),帶動5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8000元。此外,還發(fā)展中蜂養(yǎng)殖點兩個,山地雞養(yǎng)殖場兩個,今年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預計積累可以達到10,萬元。
四是要堅持志智雙扶。脫貧攻堅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給錢給物能解一時之貧,發(fā)展產業(yè),扶志扶智才能拔掉窮根。2018年,祝樂村協(xié)調大學生來雞鳴鄉(xiāng)開展科技文化教育三下鄉(xiāng)活動,樹立不等不靠的志向;開展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培訓講課10,次,評選雞鳴最美家庭60,戶,評選脫貧光榮戶2,戶,進一步激發(fā)了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經過多方協(xié)調整合資源,祝樂村35名市內學前教育至高中階段貧困在校學生由學校全覆蓋資助;在校貧困大學生學費資助8,名5.78,萬元,“為希望續(xù)航”助學項目資助在校大學生8,名4,萬元,重慶晨報資助1,名5000,元,重慶市青少年基金會資助3,名中小學生5400,元;長壽愛心企業(yè)家一對一結對幫扶20,名學生,資助1,萬元;全村2018,年考上大學13,人,占全鄉(xiāng)大學新生的43.3%,全覆蓋資助,建立《祝樂村學生獎助學金制度》,每年和全部在讀學生集中交流,目前已經形成“讀書改變命運,徹底擺脫貧窮”的濃厚氛圍。(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