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申艷紅:學生前行路上的鑄魂人


編者按:在洛陽理工學院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教育事業(yè)的莊嚴承諾。他們默默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把理想和青春鑲嵌在三尺講臺。他們用熱愛和堅守詮釋著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涵,他們用熱情和赤誠書寫著一個個育人故事,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為人師表的成功與快樂,他們是洛理一道美麗的風景,他們是洛理最好的名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 ——洛陽理工學院首屆“最美教師”。

     核心提示:申艷紅,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榮獲“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能手”、“河南省教育系統(tǒng)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學?!拔易钕矏鄣娜握n教師”等榮譽。她政治堅定理論自信,用心教書用情育人,她的課堂充滿活力有滋有味,既有高度又有溫度……她被大家譽為學生前行路上的“鑄魂人”。

     知行合一:讓課堂“實”起來

      在記者的眼中,身著藍色西裝、胸前佩戴黨徽的申艷紅老師是謙和、睿智和干練的。2007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經(jīng)歷了由“社科系”、“思政部”,再到今天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過程。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發(fā)展同步,申艷紅在思政課的講臺上未曾停下探索創(chuàng)新的腳步。

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chǔ)的重要任務(wù),如何夯實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始終是她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為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有矢志不渝的信仰和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她在大學學習期間就要求進步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工作后一直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她非常珍愛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她說這是一個神奇的舞臺,在這里可以傳播真理傳播思想與學生共鳴,“認認真真講好每一堂課”是她的工作追求。但“如何上好思政課”一直是教學的一大難題,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學術(shù)積淀,還要有靈活的教學方法,多年來她學習理論鉆研教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這片“責任田”上精耕細作,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講、真學、真信”,她在努力讀萬卷書的同時,還走萬里路,走尋革命的紅色之路。

從井岡山到瑞金,從延安到西柏坡,從韶山到遵義,從渣滓洞到解放碑,從漢口八七會議會址到北京國家博物館中的“復興之路”展覽,從中山故里到港珠澳大橋……等等。這樣的紅色之旅,成為她多年來個人家庭旅行的一部分。每次旅行的花費不少,還未成年的女兒也會抱怨這樣的旅行不好玩,但她依然堅持下來。

“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政治使命,也是我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內(nèi)容?!薄懊恳淮螀⒂^都會有新的體會,這些真切的感受會成為我課堂上源源不斷涌出的飽滿的熱情?!鄙昶G紅把紅色之旅的實踐認知和情感體驗,轉(zhuǎn)化為真實鮮活的課堂素材,原汁原味傳授給學生。

課堂上,她向?qū)W生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艱辛、講述偉大祖國的發(fā)展變化。她所使用的資料就是自己在每一次旅途中用手機拍到的第一手資料,有些圖片雖不太清晰,但鮮活的、真實的資料非常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申老師注重尋找思政素材,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呈現(xiàn)給學生,課堂上學生就有了代入感,教學的親和力和教師的親和力也都增強了?!瘪R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朱繼軍說。

“申老師注重教法的創(chuàng)新,將理論與社會熱點、學生實際緊密結(jié)合,課上運用大量生動有趣的案例增強了理論的穿透力?!瘪R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卉說。

“枯燥”、“沒意思”……這是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普遍印象。但是,在申艷紅的課堂上,學生愿意來,愿意聽,來了聽不夠。

“非常慶幸上了申老師的課,老師講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很有深度,每個案例都能促使我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在思考問題中學到了理論知識,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 16 級學生衛(wèi)鵬飛說。

        創(chuàng)新“話風”:讓課堂“活”起來

“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是為大學生鑄‘魂’的課,要達到‘入耳’、‘入腦’、‘入心’,課堂教學要有情有義、有滋有味,真正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求和期待?!鄙昶G紅說。

為使課程真正融入學生心靈,她打破教材框架,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體系,將枯燥的理論內(nèi)容融合貫通為邏輯性強、內(nèi)容生動豐富的專題教學體系。以關(guān)照學生個人成長和價值實現(xiàn)為起點,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期待精心為學生制作營養(yǎng)豐富的“佳肴"。針對不同院系、不同專業(yè)、不同基礎(chǔ)的學生,講課內(nèi)容和方式也“量身定制”。

每年特別的時間節(jié)點,她會結(jié)合當年的時政熱點打造“特殊的課堂”。今年 3 月 6 日,是新學期申艷紅的“開學第一課”,前一天,3 月 5 日,是周總理 120 周年誕辰。她在課堂上的開篇引言這樣說道,百年前,一位 19 歲的青年在從南開中學畢業(yè)去日本留學的途中,向同學許下了這樣的心愿——“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你們覺得這個愿望實現(xiàn)了嗎?這句話是哪位偉人說的?由此,申艷紅引出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每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她也會另外設(shè)計“一堂課”。今年的主題是:我們和祖國和人民同向前行,努力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課程內(nèi)容非常充實:“五四青年節(jié),有你同行”——剪輯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的五四足跡,使學生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青年人的關(guān)愛與期盼;“五四青年節(jié)是怎么回事?”——了解五四的由來,啟迪學生青年人應(yīng)有怎樣的使命擔當;“青年榜樣”——剪輯視頻,介紹青年時期的習近平的奮斗;“沒有人能隨隨便成功”——勉勵學生既要立壯志,更要腳踏實地……為了這一僅在“五四”當天上一次有特殊時效性的課,她連夜進行教學設(shè)計、素材整理、制作課件到凌晨一點,而這對申艷紅來說已經(jīng)是常事。

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好奇心,她分析學生的心理,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尋找與學生最契合的話語表達方式。她在課堂話語內(nèi)容、話語傳播方式、傳播途徑上下足了功夫,牢牢地抓住青年學生的特點,賦予課程鮮明的時代特色,將枯燥的理論“動”起來,真正實現(xiàn)了“學理論、講真話、進頭腦”的效果。

為了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案例更具典型性、說服性,她在海量的信息中不斷地搜尋、比對,在用詞上字斟句酌,在處理方式上不斷推敲,在邏輯上不斷地論證……申艷紅備課時,一坐下來就經(jīng)常忘記時間。孩子上小學時需要每天接送,因備課而忘記或耽誤接孩子放學也是常事,現(xiàn)在每每想起孩子在馬路邊苦苦等待的小身影,申艷紅都會覺得格外愧疚。

“大學生思想政治課被稱為‘最難上的一門課’,要想將思政課講好不容易,講的精彩更是難上難,但是申艷紅老師做到了?!瘪R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卉這樣評價。

“申老師是我心中最美教師的典型代表,在我看來,‘共情融合’是她教書育人的最大特點?!瘪R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運春說,她總是把深厚的理論融入真誠的情感中、帶入故事情節(jié)中,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課堂上的娓娓道來具有潤物細無聲的魔力,讓人聽完以后覺得舒服、信服和佩服。

申艷紅的思政課,成為大學生心中的網(wǎng)紅課?!吧昀蠋煹乃颊n特別接地氣,以前學思政課就是為了拿學分,申老師的課讓我愛上了理論學習,原來思政課還這么有趣?!?7級土木工程學院學生韓壯學說。申艷紅被學生評選為“我最喜愛的任課教師”,多次獲得學校教學質(zhì)量獎、“河南省教學標兵”等多項榮譽。

      潤物無聲:讓課堂“親”起來

      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發(fā)聲的網(wǎng)絡(luò)自媒體時代,申艷紅認為,要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要注重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加強課堂互動及線上交流,為學生解惑,陪學生成長,讓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在春風化雨中變得柔軟變得親切。

提出問題、分組討論、鼓勵爭鳴、多講故事,她總是用各種辦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學生主體化”、倡導“我的課堂我做主”,鼓勵學生挑戰(zhàn)自我,引導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將這一過程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學生的分享也總能帶給申艷紅不一樣的驚喜。2016年的一次課上,材料學院的一個學生分享了他對超級工程的心得體會,最后那位男生說:祖國啊,請您等等我,要不我都趕不上趟了!

“聽到最后一句話時,當時我的內(nèi)心非常震撼,常規(guī)來講,很多人都會說‘希望祖國可以發(fā)展得越來越好’,但是這位男生的感慨真的讓我看到了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自豪感。”

“老師的每一句話都是用心的,都在激勵我們要奮斗!”“您的博學多識和人格魅力以及上課時表達的觀點,讓我的思想更成熟了,人也長大了!”……來自于學生們的種種反饋使得申艷紅倍感欣慰,她的付出是有回報的,而她最渴望的回報也正是孩子們的成長。

“申老師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線上線下師生新型互動課堂,潤物無聲地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堅定了理想信念,強化了理論思維?!瘪R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卉說。

在做好教學工作之外,申艷紅還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建設(shè)的主要參加者,她負責了網(wǎng)絡(luò)課程、本科主干課程的建設(shè)。課程于 2013 年被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課優(yōu)秀課程”,主持省教育廳教師教育教學項目獲得資助,論文“用成長文化滋潤教師成長”獲得省教育廳研究成果一等獎。

申艷紅始終希望,自己能夠通過教學助力學生成長,把自己的正能量傳導給學生,幫助他們在是非、義利、得失等問題上形成伴隨一生的敬畏心和責任感,使溫潤的道德情感、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自覺的道德實踐成為他們永不褪色的生命底色。自己惟愿做學生前行路上的“鑄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