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及提名人頒獎詞
李開能:深情染筆墨,師古而出新。人朗畫清的他,用五彩的筆,在點與線、濃與淡之間,書寫藝術高峰;學高身正的他,用鐘情與奉獻,在斗尺方寸間,寫意育人畫卷。一支畫筆、三尺講臺、半百光陰,他把學生送上藝術云端,向我們詮釋了新時代德藝雙馨好老師的真正內涵。
門濤:他說,老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這桶水還必須是“活”水。十三個春秋,他淡泊名利,潛心教書育人;他說,要想當好老師,需先當好學生。為了讓學生享受課堂,他俯下身子當“學生的學生”,只為留住“思想的青春”。人生的至樂之境,就是講臺上的春風化雨、學生的一聲“濤哥”。
高仕龍:育人之大,貴在敬業(yè),“上好每一堂課”是他教學上的極致追求,備課到凌晨只為讓學生快速聽懂“數學分析”;教書之大,貴在用心,他喜歡文學,把數學教得有詩意、有遠方,讓學生眼睛里鋪滿智慧的陽光。繁花幾度,二十年如一日他樂此不疲,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盡心的力量、敬業(yè)的崇高。
余薇:音有七階,她步步執(zhí)著,從中國唱到德國,只為給予學生更多音樂“營養(yǎng)”;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她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育人使命,在每個學子華麗轉身中含淚欣喜;她是靈魂歌者,宛如山澗的一泓雋永溪流,淌出教育的無尾歡歌,贏得最飽含敬意的無數喝彩。
李鋼:他是體育世界一塊奔跑的鐵、舞蹈的鋼,既有狂風暴雨的至剛至陽,又有游刃有余的陰柔靈動。他用勤勞和責任搭起一座座航橋,帶領學員從地方走向中國,走向世界,淬火成鋼,桃李芬芳。
劉軍榮:在學生眼中,他是嚴厲又慈愛的教育智者;在鄉(xiāng)親眼中,他是優(yōu)秀又念情的巴山漢子;在同事眼中,他是嚴謹又勤勞的學問達人;他用堅守與良知,踐行敢為人先、臻于至善的大學精神,換來對教育事業(yè)最長情的告白。
李萬兵:他是一位將教育學和心理學運用自如的教育“老兵”,觀察悲歡離合,研究喜怒哀樂,潛心教書育人;他是萬千師生的心靈導師,幫助困難彷徨者,挽救心靈迷途者,用愛心之火點亮學生前進的道路,28年無怨無悔。
張繼蘭:讀好每一本書,是她的成長格言;關愛每一名學生,是她的教育誓言。用心育人,以誠待人,她把育人使命記在心間。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她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爸粏柛?,不問收獲”,經年累月,她就像一束深邃的光,溫暖而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