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學校黨委書記劉俊道在慶祝第 猿源 個教師節(jié)暨秋季學期開學大會上希望全校教師以陳香美校友為典范, 以 “師德標兵” 為榜樣, 秉承 “自強厚德, 仁愛濟世” 校訓, 不忘教書育人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之使命, 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不辱時代使命, 不負人民重托。今天我們轉載 《中國婦女報》 · 中國女網記者采寫的通訊 《歸國女院士以腎臟病學為志業(yè)》 , 供大家學習。
陳香美, 系我校老校友,員怨遠遠 至 員怨遠苑 年就讀于吉林省白城地區(qū)衛(wèi)生學校。 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解放軍總醫(yī)院國家重點學科腎臟病科名譽主任、 全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圓園員苑 年 苑 月,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發(fā)通令, 為陳香美同志記一等功, 同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她頒發(fā)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圓園員愿 年被評為全國十大 “中國僑界杰出人物” 。
今天, 我們宣傳陳香美校友, 就是要進一步展示校友風采, 弘揚她大醫(yī)精誠、 醫(yī)者仁心的無悔選擇, 弘揚她攻堅克難, 永攀醫(yī)學高峰的奉獻精神, 弘揚她忠于使命、 獻身人民的愛國情懷。
音 “作為歸國華僑, 這份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我心里是永遠抹不掉的, 從我生下來就種下了這樣的種子。”
音 “比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重要的, 是要培養(yǎng)具有高道德修養(yǎng)和追求、 愿為國奉獻一己之力的年輕人?!?/p>
姻 中國婦女報 · 中國女網記者 周韻曦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yī)院國家重點學科腎臟病科名譽主任陳香美的微信頭像,是一枝傲雪而開的紅梅, “歷盡風霜
香依舊”是她在我國腎臟病學發(fā)展事業(yè)中 猿園余年奮斗的真實寫照。
作為我國腎臟病學發(fā)展的重要開拓者和領軍人才,陳香美為推動我國腎臟病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和提高醫(yī)療水平做出了杰出貢獻, 為透析患者帶來最大福音。 愿 月 圓愿 日, 在第十屆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僑界十杰” 集體采訪活動中,身著一襲綠色軍裝的陳香美自豪地說,“投身腎臟病學事業(yè)的這 猿園 余年, 是我從事的最重要、 最有成就感、 最有幸福感的一件事情?!?/p>
學成歸來建成最領先的腎病學科
今年 遠苑 歲的陳香美出生于朝鮮。由于自小就聽父親講了很多關于山東老家的人文故事,陳香美一直憧憬著回到祖國。她說: “作為歸國華僑,這份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我心里是永遠抹不掉的, 從我生下來就種下了這樣的種子?!?/p>
員遠 歲時, 陳香美回到祖國。那時, 國內的醫(yī)療和醫(yī)生水平與現在相比具有很大差異。員怨愿猿 年耀員怨愿苑 年, 陳香美赴日本留學。學成時, 國內改革開放事業(yè)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她義無反顧選擇回國, 并被特招入伍、 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擔任腎臟病科主任。
在接受中國婦女報 · 中國女網記者采訪時,陳香美回憶道:“我在日本留學時, 幾乎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渾然忘我、 廢寢忘
食地汲取先進知識。就是為了回國后, 將緣 年留學生涯所學到的先進知識, 盡快服務于中國的病人?!碑敃r,解放軍總醫(yī)院腎病科還是一個僅有 員圓 張床位的小科室。猿園 年來, 陳香美奇跡般地把一個薄弱學科創(chuàng)建成為全國唯一集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醫(yī)療管理與質量控制中心 “四位一體” 的腎臟病學領域公認的領先學科。
為什么能實現這樣的成績?陳香美的目標一直很明確: “要想把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服務病人,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學科。對我來說, 最力所能及的就是建設好自己的團隊, 讓國際認可我們的學科, 并將此作為典范來推動其他醫(yī)學相關領域學科的發(fā)展?!?/p>
多年來, 陳香美取得的成績非常矚目:先后擔任 圓 項國家“怨苑猿” 項目首席科學家、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首席專家、 連續(xù) 圓 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 學術帶頭人;
先后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全國創(chuàng)先爭先獎章” 、 中華醫(yī)學會 “優(yōu)秀醫(yī)學科普工作者” 、 中國科協 “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 總后 “科技金星” 。并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創(chuàng)新團隊獎、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各 員 項。圓園員苑 年, 陳香美獲記一等功。
尿毒癥納入大病醫(yī)保為患者送福音
回國從醫(yī)后, 陳香美首先選擇下鄉(xiāng) 緣 年。正是這 緣 年基層親歷, 讓她了解到農民的真實處境與切實需求。
“圓園員圓 年以前, 咱們中國的腎臟病人一旦走向尿毒癥, 就只能等待死亡。 尤其當時還沒有新農合和醫(yī)保,農村病人往往沒錢醫(yī)治和透析。”發(fā)現這一情況,陳香美立即向當時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大量建議, 希望將尿毒癥納入大病醫(yī)保。
自 圓園園愿 年起, 陳香美作為國家醫(yī)療專家組組長,先后參與四川汶川 (圓園園愿年) 、四川蘆山(圓園員猿 年)和云南魯甸(圓園員源 年) 等特大地震的傷員救治。再次走進農村, 陳香美看到: 很多好不容易從廢墟中解救出來的傷員因為擠壓綜合征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失去生命,尤其是在汶川地震時, 陳香美了解到, 由于當地多山區(qū), 很多村民即便得了尿毒癥, 也沒有條件翻山越嶺到縣城進行透析。 另外, 農村青年勞動力都輸出到大城市,家中只剩老幼, 這部分人一旦患了尿毒癥, 只能躺著等死。
種種經歷讓她意識到: “農村的醫(yī)療狀況還是并不理想,還是沒有達到我心
目中的救治水平, 尤其是尿毒癥病人。” 這種情況 “更激勵著我一定要推動尿毒癥納入大病醫(yī)保體系?!?陳香美堅定地認為: “只有大病醫(yī)保, 才能使更多透析患者等來的不是死亡, 而是希望?!?/p>
針對陳香美提出的建議,時任衛(wèi)生部部長的陳竺曾問她:“香美院士, 你知道現在中國有多少尿毒癥患者嗎?我們要拿出多少費用才夠這些患者透析?”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 陳香美牽頭建立覆蓋全國的腎病學專業(yè)醫(y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網絡體系, 領導開發(fā)全國血液凈化病例信息登記系統, 首次獲得全國 緣園園園 余家透析中心共 源緣 萬例尿毒癥患者的基本數據,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 針對全國尿毒癥患者的統計數量已上升至 苑園 萬例, 每一例患者的基本信息都登記在國家醫(y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信息網上。
針對當前我國透析產品 怨緣豫依賴進口、 透析費用居高不下、很多尿毒癥患者無法透析治療的現狀,陳香美還組織開展國產與進口透析產品的多中心、 前瞻性對照研究, 加速了透析產品國產化進程。并大力推廣腹膜透析技術, 牽頭建立猿員 家腹膜透析培訓示范中心和 圓愿 家培育基地, 使尿毒癥患者的救治率、 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透析醫(yī)療費用降低了約圓園豫, 這一“天使工程” 大大造福了透析患者。
“這是我作為一名醫(yī)生, 將社會公益和我的醫(yī)學專業(yè)相結合所獲得的最大成就?!?陳香美自豪地告訴記者, “現在的尿毒癥患者, 再也不用等待死亡, 不用因病返窮, 能夠接受透析治療。而且我相信, 在不久的將來, 這些患者所享受的醫(yī)保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加?!?/p>
為基層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醫(yī)生
“我已經 遠苑 歲, 奮斗在一線的時間不會太長, 很希望利用現在的時間為更多病人服務。但一個人再能干, 能服務多少病人?走多少基層?” 面對遼闊祖國對優(yōu)秀醫(yī)生人才的急迫需求, 特別是了解到農村、 基層群眾需要什么樣的醫(yī)生, 陳香美意識到, 對年輕人才的培訓非常重要,并將大量精力放在了基層醫(yī)生的培訓工作上。
猿園 年來,陳香美共指導培養(yǎng)博士后 員遠 名、博士研究生 怨圓名、 碩士研究生 圓猿 名,有員園 人次擔任國家“怨苑猿” “愿遠猿” 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課題組組長,大多已經成長為全國各地醫(yī)院腎臟病科的學科帶頭人。圓園員緣 年以來, 陳香美不顧年事已高, 堅持親自去全國各地對基層醫(yī)師進行推廣培訓, 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在她看來: “比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具有高道德修養(yǎng)和追求、 愿為國奉獻一己之力的年輕人?!?/p>
“年輕人的聰明才智和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強,但他們有沒有刻苦的精神和熱愛每一個病人的道德情操? ” 陳香美曾有過這樣的擔憂。 然而留學美國的女兒 “出國后反而更加愛國,對中國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強的民族自信” ,這讓陳香美感到安心: “確實, 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 很難讓年輕人像我們這一代人那樣去工作,只能在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下給予他們新時代的要求, 他們也會隨著自身的成長越來越熱愛自己的祖國。”
她相信:“在我們老一輩的以身作則以及先進的教育體制和全社會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圍下,年輕一代一定會撐起中國健康之夢的蔚藍天空?!?/p>